野生蕨菜
野生蕨菜,稱為"烏糯",又名龍頭菜,也叫長壽菜,具有“山菜之王”的美稱,產(chǎn)自深山,蕨菜為蕨類植物,蕨還處于卷曲未展時的嫩葉作為蔬菜食用。
【外形特征】
植株高可達1米。根狀莖長而橫走,密被銹黃色柔毛,以后逐漸脫落。葉遠生;柄長20-80厘米,基部粗3-6毫米,褐棕色或棕禾稈色,略有光澤,光滑,上面有淺縱溝1條;葉片闊三角形或長圓三角形,長30-60厘米,寬20-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楔形,三回羽狀;羽片4-6對,對生或近對生,斜展,基部一對最大(向上幾對略變小),三角形,長15-25厘米,寬14-18厘米,柄長約3-5厘米,二回羽狀;小羽片約10對,互生,斜展,披針形,長6-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尾尖頭的基部略呈楔形收縮),基部近平截,具短柄,一回羽狀;裂片10-15對,平展,彼此接近,長圓形,長約14毫米,寬約5毫米,鈍頭或近圓頭,基部不與小羽軸合生,分離,全緣;中部以上的羽片逐漸變?yōu)橐换赜馉睿L圓披針形,基部較寬,對稱,先端尾狀,小羽片與下部羽片的裂片同形,部分小羽片的下部具1-3對淺裂片或邊緣具波狀圓齒。葉脈稠密,僅下面明顯。葉干后近革質或革質,暗綠色,上面無毛,下面在裂片主脈上多少被棕色或灰白色的疏毛或近無毛。葉軸及羽軸均光滑,小羽軸上面光滑,下面被疏毛,少有密毛,各回羽軸上面均有深縱溝1條,溝內無毛。染色體2n=104。
【分布范圍】
產(chǎn)全國各地,但主要產(chǎn)于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qū),亞熱帶地區(qū)也有分布。生山地陽坡及森林邊緣陽光充足的地方,海拔200-830米。也廣布于世界其他熱帶及溫帶地區(qū)。
【營養(yǎng)成分】
1:每100克鮮品中含蛋白質0.43克,脂肪0.36克,糖類3.6克,有機酸0.45克,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一般栽培蔬菜的幾倍至十幾倍。
【食用功效】
1、蕨菜素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發(fā)熱不退、腸風熱毒、濕疹、瘡瘍等病癥,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殺菌清炎之功效。
2、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3、所含粗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下氣通便的作用。
4、蕨菜能清腸排毒,民間常用蕨菜治療泄瀉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有一定效果。
5、蕨菜可制成粉皮、粉長代糧充饑,有補脾益氣,強健機體,增強抗病能力。
6、科學研究表明蕨菜還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
【食用方法】
1、蕨菜可鮮食或曬干菜,制作時用沸水燙后曬干即成。吃時用溫水泡發(fā),再烹制各種美味菜肴。
2、鮮品在食用前也應先在沸水中浸燙一下后過涼,以清除其表面的黏質和土腥味。
3、炒食適合配以雞蛋、肉類。
【食用注意事項】
1: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虛寒者慎用,常人也不宜多食。
2:不宜多吃:蕨菜不宜多食用,其嫩芽中含有一些有毒物質,吃多了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孫思邈:久食成瘕。
孟詵:令人腳弱不能行,消陽事,縮玉莖,多食令人發(fā)落,鼻塞目暗。
《食療本草》:冷氣人食之多腹脹。
【儲存方法】
先摘掉卷頭蕨花,擦凈細毛,用濃度為1%的草木灰水,(即有1.5斤的優(yōu)質干稻草燒成灰粉后,用水溶化過濾,再兌干凈的自然水80~100斤)盛裝在干凈的溶器內進行浸泡3~5小時(草灰水以蓋到蕨菜為最佳)再按大小、長短、色彩相等的蕨菜進行殺青。
源于百度百科/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