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燦爛西昌欲打造“國際康養勝地”
“從春節開始,西昌天天都是晴天,中午熱的時候都可以穿短袖了,外地哪有這么安逸的天氣嘛。”家住海門漁村的陳女士,去年底把自家的房屋出租給一對外地來西昌過冬的老夫婦,一次性收了半年租金,上萬元。
日前,西昌兩會閉幕,會上,依托現有旅游業發展陽光康養產業,再次成為熱議話題。而西昌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正式提出,啟動康養產業規劃,建設“國際康養勝地”。
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提起攀西,很多人不僅想到充足的陽光、四季如春的宜人氣候,秀美的自然風景,還有豐富的水果和蔬菜。近年,每逢冬天,大批老人如“候鳥”般飛赴攀西避寒。
現年63歲的王春立出生在西昌,讀小學時全家搬到成都,她也一直在成都呆到退休。“在成都時,很懷念西昌的陽光和水果,退休之后,更是想往這邊跑。”她告訴記者,雅西高速公路一通車,兒子把她和老伴用車拉到西昌來,還帶來了一些生活用品,在火把廣場附近給他們租了一套房子,兩位老人整整住了3個月。
“在西昌過冬天,我的老伴連棉衣都不怎么穿,簡直太舒服了。”王春立說,現在邛海濕地公園打造得這么漂亮,西昌對他們的吸引力更大了,現在每年冬天,他們都要來西昌小住一段時間,每天早晚沿著濕地小路散散步,日子過得十分愜意,“不僅如此,西昌的水果和蔬菜也很是吸引人。”
隨著雅西高速公路的通車,與王春立一樣,追著陽光前來西昌的老人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每年在西昌過冬的老人都有上萬人。 康養產業引發關注2014年,攀枝花舉辦首屆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以打造“中國陽光康養試驗區”為目標,推出7大類200多個計劃投資項目,總投資超過1700億元,同時,“到攀枝花過冬養老”的廣告,迅速覆蓋到各大媒體。發展康養產業,攀枝花已經開始全局行動,而與之毗鄰的西昌,似乎要低調得多。“其實,西昌市政府也一直有打造康養產業的規劃,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已提及,但一直未有實質性的大動作。”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協委員告訴記者,去年西昌兩會,就有部分委員和人大代表提出此問題,大家認為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人文環境,西昌都絕對有發展康養產業的條件。
而今年西昌兩會上,搶抓先機、發展康養產業再次成為關注話題。西昌市人大代表、西昌力平醫院院長王力平與多位人大代表聯名提交的《關于切實把西昌建設為國際康養勝地的建議》中提出:“西昌市政府應把康養產業作為產業轉型升級重點,在邛海周邊調出土地,讓康養產業園規劃落地。”
同樣,劉賢康等多名西昌市人大代表聯名提交的《加快發展健康養老產業》中提出建議,充分利用邛海周邊西郊鄉、高枧鄉、川興鎮等鄉鎮農民安置小區規劃修建休閑養老公寓,同時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帶動農業發展。
產業發展更需配套支撐去年下半年,位于邛海附近的西昌市邛海國際老年社區正式開業,它是西昌首家專門針對外地老人的老人康養機構,依托海門漁村小區的經營性用房,開展集養老、醫護、老年休閑、老年娛樂等于一體的老年服務。“老年社區從開業起,咨詢和預訂就比較火熱,現在已有來自全國多個地方的老人入住。”老年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老人們在社區里除了能享受基本的養老服務,還能享受醫療康復服務。“事實上,要發展康養產業,除了最基本的養老設施,相關配套產業同樣重要。”那位不愿具名的政協委員說,康養康養,不只是為老年人提供一個住宿的地方那么簡單,而是應該發展系列的養老服務,配套設施和產業必須十分完善,讓老年人不僅在這里有所養,還能有所樂,尤其是高端的康養勝地,對老年人在精神方面的服務更為重要。同樣,在提交的建議中,王力平等人大代表提出,西昌應該集養老、老年醫療、康復、文化、娛樂、休閑、老年大學、生態農莊、養老地產、老年金融服務等為一體打造康養基地。
今年西昌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15年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打造“國際康養勝地”,啟動康養產業規劃,大力發展養老地產、養老服務、養老保險等康養產業,繼續推進一批星級酒店和西昌陽光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并計劃舉辦2015康養產業發展論壇。“以邛海國際老年社區為示范,西昌計劃依托邛海周邊鄉鎮和安置小區,打造更多的養老社區,同時計劃引入專門的投資商,打造酒店式養老基地。”西昌市相關負責人說。
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