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一直下,邛海水位卻不升反降 最近邛海水去哪兒了?
邛海水位下降,使得海灘大面積石頭裸露。
6月上旬以來,西昌進入雨季,持續的降水不可謂不豐。然而,邛海水位卻連連下降,廣大市民和游客不約而同地擔憂:這些天,邛海水到哪兒去了?
■和正常年份相比,今年的雨水來得不早也不晚,雨量不太多可也絕不算少。據涼山州氣象局統計數據顯示介紹,今年西昌的雨季是6月8日開始的,截至7月11日,已降水338毫米,其中6月降水達241.9毫米。然而,和雨季來臨前最干旱的4、5月份相比較,邛海水位不但沒有升高,反而下降了。
水位下降的后果很嚴重“由于水位下降,夢里水鄉濕地里原來水草豐茂的很多地方現在地表裸露,水生植物大量枯死;溝通濕地和邛海大水面的水道干涸,濕地內沒有活水流動,一些區域水質惡化,正在成為臭水塘。如果水位再不上升,要不了多久,建成區濕地的生態系統將受到毀滅性的打擊。”7月9日上午,邛瀘管理局環保科科長楊鍵蹲在夢里水鄉濕地老海河出口處的棧道旁,看著枯死的一大片水竹,擔憂地說。
這一幕不僅在夢里水鄉濕地發生,觀鳥島、煙雨鷺洲、西波鶴影的水生植物都面臨著相同的厄運。
楊鍵的擔憂不無道理,由于邛海水位下降,“活水”無法通過連接水道補給濕地,濕地內的水位也隨之而下降,濕地內的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水竹、水蔥等挺水植物失去了水的庇護和潤澤,逐漸干枯、死亡;睡蓮、荷花只長葉,不開花;傍水而生的蘆葦、皇竹草日益干枯;一些池塘日漸見底,水開始變色、變質,散發異味;池塘底部的螺螄、貝殼暴曬在陽光下,只剩下干殼……這些,是看得見的,沒看見的那些濕地小動物的情況則更難測。
同時,由于水太淺,邛海游船公司在濕地內和邛海水面運營都受到影響,游客數和營業收入都持續下降,邛海游船營運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大打折扣。
水位到底降了多少“你看嘛,水那么淺,我們的竹筏根本撐不過去,更不消說那些機動船了。莫法!”在瀛海亭碼頭,游船公司船工指著距岸不遠處若隱若現的水底,拒絕了一批批游客的乘坐要求。
從月亮灣碼頭到煙雨鷺洲濕地,從夢里水鄉濕地到月色風情小鎮,濱湖水位線向湖中退去,留下裸露的巖石和大片饑渴的水草和已經死亡的小螺螄——邛海水位下降,這是不爭的事實。
據邛瀘管理局多年的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7月10日,邛海水位同比大幅下降:
由此可見,今年的邛海水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6厘米;與近幾年來水位最高的2012年7月相比,水位下降了80.8厘米;距《涼山彝族自治州邛海保護條例》規定的法定水位線1510.3米還差30.5厘米。
水位下降原因何在 什么原因造成邛海水位下降?那么多邛海水到哪里去了? 據西昌市“三河”管委會主任劉旭介紹,一方面是邛海水廠正常生產,每天從邛海中抽取約3萬噸水;另一方面,邛海五期、六期濕地恢復建設正在緊張施工,為了修建濱湖的景觀和道路、橋梁等基建工程,必須使邛海水位下降,才能安全、順利地按期完成施工項目,因此自6月中旬開始,海河閘門打開,大量邛海水通過海河流出去了,這是邛海水位下降最主要的原因。
“濕地五期六期濱湖基建工程項目進展順利,而且考慮到邛海蓄水的實際情況,經過相關專家和市領導會商、研究,我們已于7月10號關閉了海河閘門,下半年來的降雨將使邛海水逐漸上漲至正常水位。”劉旭說。
雨季還在繼續,按照西昌歷年來的降水慣例,7、8、9月還有300多毫米降水,累計到明年雨季來臨前共有500多毫米。這令人期待——隨著邛海水位逐漸上漲,一至四期濕地里遭受干旱折磨的植物恢復往日的蓬勃生機,濕地水域的水質一步步好轉,邛海濕地仍是植物的王國、動物的天堂,西昌人民引以為傲的后花園。
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