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85后“瘋子”的大涼山支教生涯
川、藏、渝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行動還在繼續中,如果您想要為鄉村教師捐獻一份愛心,或您身邊有鄉村教師的感人故事,可通過兩種方式聯系。
1、撥打成都電視臺《公益時間》欄目熱線:028-860206192、登錄新浪微博,@CDTV公益時間,成為CDTV《公益時間》粉絲,轉發、評論“只為點滴幸福·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相關活動微博。
捐贈賬戶信息:
開戶名:成都市慈善總會開戶銀行:成都銀行金河支行賬號:24012012218859100019捐贈請注明“公益時間”
成都電視臺公益勵志節目《公益時間》開播特別策劃“只為點滴幸福·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5月中旬正式啟動后,引起了較大的社會反響。日前,節目組馬不停蹄,又來到了國家級貧困縣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的拉木阿覺鄉馬都小學,尋訪到了一位85后的支教老師——肖善文。
“我來想辦法”——支教“瘋子”的承諾7年前,從宜賓學院大學畢業,年僅18歲的肖善文,放棄父母在縣城安排好的工作,和同學來到美姑縣支教。三年支教期滿后,肖善文一個人選擇了留下。而在中學工作五年后,肖善文做了一個更加“瘋狂”的決定,辭去了大橋中學主任的職務,來到條件更加艱苦的馬都村小支教,成為馬都村小唯一的漢族老師。可來到這里后,他發現這里的教學條件非常艱苦。了解情況后,他通過互聯網向外界求助,通過社會力量,給當地拉來了十萬件衣服,緊接著就是無數的書包文具。解決了一個問題,新的問題又擺在了他的面前。孩子們有了衣服穿,可是肚子沒吃飽;這里有很多失依兒童、孤兒,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代課老師艱苦,工資卻不夠自己生活。不管是面對學生、村民還是代課老師,肖善文最常說的話是“你們好好上學,其他的我來想辦法”,肖善文老師竭盡所能地努力著,兌現這一個個承諾。
本周六晚CDTV-1《公益時間》將于23:20分播出《一個85后“瘋子”的大涼山支教生涯》,敬請關注。
社會愛心助“圓夢” 央視入川拍紀錄片《公益時間》自播出后引起了社會愛心人士的強烈反響。第一期節目中報道的瀘州大草坪村小喻真英老師搭建飯堂的愿望,在蒙牛愛心志愿者的幫助下,已經實現了。上周三,飯堂搭好了,喻老師第一時間給節目組發來照片,分享她心里的喜悅。第二期節目講述了巴中通江縣大巴山區的教師張興瓊和她的丈夫廖占富,一起堅守兩所村小近30年的故事。節目播出后,央視《講述》欄目隨后趕到了巴中,拍攝紀錄片。廖占富夫妻將成為央視本年度“最美鄉村教師”候選人。成都中醫大學的學生也在6月2日趕到了巴中,為夫妻守護的兩所小學送去禮物;愛心合作伙伴蒙牛乳業的志愿者代表趕赴通江,帶去筆記本電腦和大批教學課件及體育用品,幫助張興瓊和廖占富老師圓夢。在大家的幫助下,火天崗村小的教學條件已有所改善,廖老師的愿望也得到實現。
成都晚報記者 陳成
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