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一張名片南紅瑪瑙成名之路
南紅瑪瑙,古稱“赤玉”,顏色紅艷,質地溫潤,生于深山大澤之中,實乃天地之靈物,古人用之入藥,養心養血。
產自大涼山美姑的南紅瑪瑙,因其質感溫潤,色彩鮮艷,又是中國人喜愛的紅色,在近幾年迅速成名,在國內市場反響良好,價格也是一路飆升。 伴隨著大涼山南紅瑪瑙城市場規模化的形成,新報記者今日為你揭開涼山南紅瑪瑙的“成名之路”。
溫潤如玉 聲名鵲起南紅瑪瑙是我國獨有的品種,產量稀少,產地偏南方,故稱南紅瑪瑙。甘肅、云南都曾是南紅瑪瑙的產地,不過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已開采殆盡。所以老南紅瑪瑙價格急劇上升,而涼山的南紅瑪瑙是近年新發現的瑪瑙礦石,開采面世后,迅速成了奇石玩家們追逐的對象。
《徐霞客游記》中“其色月白有紅,皆不甚大,僅如拳,此其蔓也”,這是對老南紅瑪瑙特點的概括。而南紅瑪瑙之所以獲得不少人的青睞,南紅愛好者周蕓在接受新報記者采訪時談到,這與中國人偏愛紅色有關,紅色有著喜慶、熱鬧、吉祥等特殊含義,因此紅色的飾品在珠寶中也算是獨樹一幟,惹人喜愛。
在紅色珠寶中,還有另外一個品種,就是紅寶石,紅寶石是顏色呈現出紅色的剛玉。天然紅寶石非常少見珍貴,況且人造并非太難,所以紅寶石雖然貴重,卻背負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另外紅寶石晶瑩剔透,透露著奔放、激情的意味,而南紅瑪瑙那種溫潤如玉的質感,更符合中國人內斂的性格。
另外,接近玉石質地的南紅瑪瑙填補了新疆和田玉羊脂白和云南翡翠天然綠的顏色空缺,以其多種層次的紅色最為吸引人。因此南紅瑪瑙飾品以及工藝品迅速走俏市場,成為商人、愛好者們競相追逐的對象。
色正質好 一枝獨秀 西昌市大涼山南紅瑪瑙文化協會于2013年9月成立,現已有會員200多人。該協會執行會長王毅賓介紹,南紅瑪瑙是佛教七寶之一,又是歷代王朝大臣頂戴花翎的配飾紅珠,被人們發掘和使用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南紅瑪瑙又兼具有和田玉、翡翠的一些特質,構成了它獨具魅力的紅、潤、糯、細、勻等特點。云南等地出產的南紅瑪瑙不僅小,而且有裂紋,近年來在大涼山開采出來的南紅瑪瑙不僅質地很好,而且能夠出大件,為雕刻、工藝大師的創作增添了新的原材料。
涼山南紅原石原生礦產地,現已探知的有五處,多匯集在涼山州美姑縣和美姑縣與昭覺縣交界處海拔2000-3900米高的高海拔山區地帶。其中以九口鄉一帶出產的最為有名氣,這里出品的南紅質量高,完好度高,色彩紅艷,潤澤性和脂性都十分好,特性上也是高質量大料的首要出產地,極為收藏界認可。
在漫長歷史長河里,美姑產的南紅瑪瑙,被老鄉稱之為“打火石”。自2009年浮出水面到今年,不到四年的時間里,從鮮為人知一躍成為市場的寵兒。 大涼山出產的南紅瑪瑙顏色純正,以柿子紅、錦紅為最佳,另外還有櫻桃紅、玫瑰紅等深淺不一的紅色,造就了其成品豐富多彩的特性。除了紅色系列以外,大涼山出產的瑪瑙還兼具黑、紫、綠、白等顏色,形成了豐富的色系,更為工藝大師創作提供畫龍點睛之妙用,也為愛好者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選擇。
在質地方面,包漿是南紅瑪瑙的主要形態,以此還衍生出了冰種飄紅和冰種飄花、紅白料、純白料等等。南紅瑪瑙身上的紋飾也是千變萬化的,包括純色、纏絲、飄花,而火焰紋則是涼山料的重點和特色,特別是柿子紅和玫瑰紅色交織在一起,看著像似火焰的紋理,不僅漂亮,而且無需太多加工,很適合佩戴。
造型豐富 千變萬化多年經營奇石、文玩的商人“唐石頭”,對于南紅瑪瑙可謂情有獨鐘。他不僅喜歡收藏,而且愛好將這些美麗的飾品拍攝出來。在他編排的影集中,各種造型變幻和想象力豐富的瑪瑙石作品占據了大半,其中他最以《東方之珠》和《夢里水鄉》引以為傲。他認為《東方之珠》最能體現中國紅、東方紅,而《夢里水鄉》幾乎就是邛海濕地最佳的縮影。
涼山出產的南紅瑪瑙制品中,不僅有圓珠手鏈、掛件配飾,還有雕刻工藝品,擺件,手把玩、耳環、戒指等等。根據瑪瑙原石的材質和形狀不同,通過加工、手工雕刻,賦予了奇石更加生動的活力。而在愛好者身上,只有一件南紅瑪瑙飾品,是不能滿足和表達他們對這種石頭的喜愛的,不少人都是成套佩戴。
伴隨著南紅瑪瑙名聲大噪,一些新的瑪瑙品種也開始顯露山水。在眾多的收藏品中,“唐石頭”特別介紹了另外一種瑪瑙制品,就是南紅瑪瑙的兄弟品種——鹽源瑪瑙,也被稱為鹽源彩玉。這種瑪瑙有黃色、綠色、粉色、藍色、紫色,是新發現的品種,由于對原石的開采保護較為嚴格,所以市面上產品并不多。不過其質地堅硬、細膩,雕刻不易崩口,韌性好,關鍵是顏色豐富,越來越受到雕刻師和愛好者的關注和喜愛,接觸的人隨之增多。
名聲遠播 形成品牌美姑所產的南紅瑪瑙,經過短暫的市場洗禮,迅速成為淘寶、收藏的奇貨。遠在上海、北京、深圳,近到成都及周邊縣市的奇石大戶,不畏路途遙遠云集大涼山,爭相洽談和購買。
5月28日,新報記者來到大涼山南紅瑪瑙城,見到了《南紅瑪瑙搜藏與鑒賞》的作者韓龍,他介紹,云南出產的南紅瑪瑙,乾隆時期雖有開采,也備受皇室和達官貴人喜愛,不過因小而有裂紋,并沒有得到重視。而同樣是在近年來才發現和開采的遼寧戰國紅瑪瑙,因顏色與戰國出土文物相仿,套用“戰國”之名,卻終因沒有什么歷史底蘊,并不被看好,市場價格一直處于疲軟狀態。
在兩年以前,韓龍剛開始接觸南紅瑪瑙,在北京的潘家園、十里河等古玩市場,還鮮少有南紅瑪瑙的身影。在潘家園,古玩鋪是一排一排的,韓龍做了一個比喻,兩年前在古玩市場的一頭,遠遠望去,能夠看見紅色的小點,很少;而現如今,在回頭去看,就會發現,幾乎每一家的商品中都有紅色的部分,而這些紅色幾乎都是南紅瑪瑙。
韓龍的作品《南紅瑪瑙搜藏與鑒賞》出版后,也長期成為該類書記的榜首位置,他認為,這與南紅瑪瑙的火爆程度是分不開的,也正是說明,涼山的南紅瑪瑙已經形成一張名片,成為國人矚目的焦點。
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