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半年多 千余村民無水喝
全村的用水主要是從山頂接下來的,從去年10月開始,持續(xù)了半年多的干旱,讓山頂的水源接近干涸,能流下來的水越來越少,原來還能節(jié)省著用,如今已經到了快斷水的地步了。
缺水讓村民有時候連飯都不能煮,只能到當天接到水的人家蹭飯,好幾戶人家的太陽能熱水器已經爆裂,很多人直接不洗臉不洗澡了。
村民們希望鄉(xiāng)政府出面協(xié)商,從離他們不遠的電池廠那里,給他們接上邛海水廠的自來水。
“幫幫我的父老鄉(xiāng)親吧,他們已經缺水半年!”近日,記者接到一個來自外地的報料電話,對方稱是在外地上學的西昌市洛古坡鄉(xiāng)俄池格則村彝族大學生,因本村村民大多文化不高,不精通漢語,反映無門,故而只有讓他向媒體求助。
飯都吃不起了,還洗什么臉洛古坡鄉(xiāng)俄池格則村并不偏僻,從西昌出發(fā)過邛海,往德昌方向行駛不久就到了,正在108國道對面的山上。從國道拐進通往俄池格則村的路邊,山腳下有一個幾畝大的魚塘,滿池的水在烈日的照耀下波光瀲滟,還有水牛爬在里面避暑。山腳下有水,住在山上的村民則只能看著它眼饞了,“我情愿是那只牛,就能爬在里面洗澡涼快了,水嘛臟些,但我是牛的話,也可以喝了。”有位村民幽默地說。
俄池格則村共有四個小組,住在魚塘上方附近的大多是俄池格則村三組的村民?匆娪浾叩絹恚S多村民圍了上來,有些把記者當成了鄉(xiāng)上的干部,用彝語說著:“干部啊,我們快要渴死了,你們終于來了。”“應該請你們到家里喝口水的,但是沒水了。”
由于水管里能流出來的水太少,村民們協(xié)商著一天讓一戶人家接點水。在三組村民阿西克古的家,記者看到了一個接了一天的水桶,里面的水只有2升左右,膠水管里的水是滴出來的,“滴答、滴答”,簡直可以用作讀秒器了。
從阿西克古的家往山上再爬行幾百米后,有一個較大的三組部分村民共建的蓄水池,下方接著十幾條通往各戶的膠水管,如今,那里面全干了,見不到一滴水。
據村民介紹,全村的用水主要都是從山頂接下來的,從去年10月開始,持續(xù)了半年多的干旱,讓山頂的水源接近干涸,能流下來的水越來越少,原來還能節(jié)省著用,如今已經到了快斷水的地步了。缺水讓他們有時候連飯都不能煮,只能到當天接到水的人家蹭飯,好幾戶人家的太陽能熱水器已經爆裂,很多人直接不洗臉不洗澡了,“飯都吃不起了,還洗什么臉。”
誰動了我的水源?
從去年底至今的干旱,造成了我國多處地方的缺水,俄池格則村也只是其中一例,天不下雨人沒辦法,這是俄池格則村民認同的說法。天時難測,村民們只能盼著夏天來了,老天能多下些雨。
然而在村民的看法中,還有種奇怪的意見,他們認為是退耕還林種桉樹把地下水吸干了,因此原來打的井能出水,現在就根本沒了。在俄池格則村,記者確實見到了很多桉樹,村民們說“桉樹是‘抽水機’的嘛,把地下水都吸走了。”退耕還林種植樹木,本是保持水土的好事,為何在他們口中就變味了呢?
記者在網上查詢后發(fā)現,對于種植桉樹,民間和科學界確實多有爭論。有種說法是:桉樹是“抽水機”,桉樹是速生豐產林,對土壤的水分需求極大,大面積引種桉樹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保持水的能力很差,時間長了,土地表面板結,還出現土地沙化現象。但又有專家反對,認為桉樹由于生長迅速,生物量大,因此在生長期內消耗的水分和營養(yǎng)確實多,但如果生產同樣數量的干物質,與別的樹種相比它的消耗量并非很大,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松樹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黃檀、香蕉、咖啡需要800升以上,而桉樹只需要510升?梢姡駱涞乃掷眯屎芨,由于桉樹生長快,總的用水量可能會比其他樹種多一些,但并不構成危機。
拋開無確定結論的桉樹對地下水的影響因素,其實俄池格則村的缺水,還有個村民們不愿多談的原因——外來搬遷人口的增多。
近年來,大量從各縣自動搬遷至洛古坡鄉(xiāng)俄池格則村的外來人口,也給原本有限的水土資源增加了負擔。據俄池格則村三組組長阿說布吉介紹,俄池格則村全村共有452戶,1000多人,其中有本地戶口的只有74戶,三組的128戶中,只有65戶是本地戶口的。
我們能不能喝邛海的水?
無論原因如何,如今,俄池格則村的村民確實因缺水,日子過得很艱難。“去年火把節(jié)的時候,我們這里是個重要的原生態(tài)表演點,今年火把節(jié)就快來了,我們只剩下一肚子的火,沒水了,眼淚水倒是有。”
村民們的希望是,天不下雨沒辦法,再干下去更不是辦法,能否讓鄉(xiāng)政府出面協(xié)商,從離他們不遠的電池廠那里,給他們接上來自邛海水廠的自來水。“我們自己接沒那么多錢,人家企業(yè)肯定也不干,你們能不能幫我們想想辦法嘛?”
誰能幫他們想想辦法呢?
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