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成蝶 寧南邁入我州教育第一方陣
高考成績折射教育發展上升曲線“好消息,今年寧南的高考成績向社會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自涼山州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成績公布后,寧南縣教育局局長古代禮每天都能接到考生家長的報喜電話。據統計,今年寧南高考實考人數925人,文理科合計硬上省本科線235人,高考本科萬人上線率、絕對上線率都位居全州第二。
2009年考生硬上省本科線84人,本科萬人上線率排名全州第八;2010年考生硬上省本科線108人,本科萬人上線率排名全州第五;2011年考生硬上省本科線183人,本科萬人上線率排名全州第二。這是一份近年來“寧南縣高考成績分析表”,不難看出,從2009年開始,寧南的高考成績呈上升趨勢,一舉邁入我州教育第一方陣。
“縣委書記、縣長只要有時間就到學校‘轉’,有時晚上還到教學區、學生宿舍進行突擊檢查。”在分析寧南教育之所以能夠走出瓶頸,實現質的飛躍的“秘訣”時,古代禮局長樂呵呵地舉出了這個例子。
不過短短幾年,寧南教育系統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中心以實現“教育強縣”為目標,用出色的表現和優異的成績初步實現了“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承諾,教育水平全面提升,特別是被社會廣為關注的高考連續打了幾個漂亮的“翻身”仗。這確實得益于縣委、縣政府對教育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時間要追溯到2008年8月28日,當年,寧南召開了有史以來規模空前的全縣教育工作千人大會,主要目的是針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體制和機制上尋求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和措施。隨后,一批學校黨政管理人員的崗位變動,一個振興寧南教育的詳細部署隨之實施。此后每年,全縣教育大會如期召開,而縣委、縣政府也如約拿出200萬元獎勵上一年來在教育戰線上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兌現教學目標考核獎。
寧南縣委、縣政府在教育事業上“大手筆”的資金投入,不僅體現在對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要旗幟鮮明地給予表彰獎勵,也體現在對教育基礎設施的投入上。近年來,寧南大力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思路,進一步夯實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和項目,大力實施“十年行動計劃”項目和校舍安全改造工程等,僅2011年就投入基建資金2045萬元,對寧南中學等學校進行了改擴建,學校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加強,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從教育理念的轉變到教育環境的優化,從過去社會上個別家長對寧南教育事業的不理解、不支持,到今天的“優生基本留得住,外流學生返流熱”的現象,充分反映近年來寧南教育事業的驕人發展。在縣委、縣政府的有力推動下,“尊師重教、教育為先”的良好氛圍已然形成。
“質量”
成為學校內部管理核心除了外部大環境的打造,學校的內部管理大抓“質量”核心。
近年來,寧南縣教育部門牢固樹立質量意識,按照“抓管理,求質量,促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完善了《中小學常規管理基本要求》和《寧南縣教育局關于加強學校常規工作的意見》,健全了目標管理責任制機制,加大督查指導力度,促使了全縣中小學狠抓內部管理,在全縣教育系統形成了“比管理,比業績,爭創一流學校”的良好風氣,學校管理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精細化,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有效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此外,教育部門還進一步完善考核評估體系,健全獎懲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了《寧南縣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考核獎勵實施辦法(試行)》,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對全縣中小學教育教學進行了全面考核評估,加大對學校完善和實施績效辦法的指導和監督力度,兌現了教師績效工資獎勵性部分和縣上的獎金,真正做到了獎優罰劣,進一步調動了全縣教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為了保證教育教學質量,人才引進成為突破口。2009年至2011年,寧南從省內外高校共引進111名中學教師,考錄86名小學教師。截止2011年,有本科以上學歷的高中教師153人,學歷達標率為98.7%;有專科及以上學歷的初中教師447人,學歷達標率為97.38%;有中專及以上學歷的小學教師909人,學歷達標率為99.56%,人才強教機制進一步完善。
抓質量,也體現在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上。2009年9月,寧南中學高2012級網絡班實現成都七中遠程教學同步直播。成都七中本部班的課堂教學流程。同一時間完整地呈現在寧南中學網絡教室內,寧南中學網絡班的學生實時參與成都七中的教學活動,并與成都七中教師進行實時雙向交流。在今年的高考中,該班硬上省本科線40人,其中8人硬上重點本科線,取得了應屆生全上省本科線的佳績!
“不積硅步,無以致千里”,回顧近年來寧南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這些枯燥的數據完美詮釋了寧南教育人“勵精圖治,奮發突起”的精神。
——義務教育健康發展。截止2011年,全縣共有初級中學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小學103所(含教學點),在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達到24796人,“五率”均穩中有升,“兩基”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2011年,全縣中考成績在全州位居第二。
——民族教育邁上新臺階。2011年,全縣有少數民族學生9195人。在全州民族寄宿制學校統一檢測中,寧南縣民族寄宿制小學四、五、六年級人均總分均名列全州第一;縣民中初中一、二年級人均總分分別名列全州第二和第三。
——幼兒教育穩步提升。全縣現有幼兒園56所,在園(班)幼兒數3755人(其中學前班1515人),幼兒學前一年入園(班)率達55.5%、學前三年入園為41.5%,繼續保持全州前列,基本形成了以公辦幼兒園為示范,社會力量興辦幼兒園為主體,學前班與幼兒園相結合的學前教育格局。
——職業教育發展壯大。截止2011年,縣職業技術學校投入500萬元的職業技術學校第三期工程建設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學校在基礎設施標準化、專業設置市場化、辦學模式多樣化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招生預計700人,在校生人數1426人,職業技術學校正步入蓬勃發展的良性軌道。
寧南教育事業,破冰揚帆正起時!
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