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本土民族歌劇《彝紅》6月將亮相國家大劇院
517216422015-05-14 08:43:26.0110154718媒體觀察/enpproperty-->
(記者 吳夢琳王云文/圖)5月10日晚,西昌金鷹大劇院里,涼山本土民族歷史歌劇《彝紅》最后一場惠民演出結束,場內600多名觀眾紛紛起立鼓掌,掌聲熱烈而持久。
這是《彝紅》第三次改版后在涼山進行惠民公演,共演出13場,場場爆滿。據了解,全新改版后的《彝紅》,將在今年6月登上國家大劇院公演,7月至9月,還將在河北、河南、江蘇、廣東等省進行“彝海結盟”八十周年紀念巡演。
《彝紅》以紅軍戰士天紅、彝家姑娘妮扎嫫、彝家小伙拉鐵三人之間的友情、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了1935年紅軍長征過涼山,劉伯承與彝族果基家支頭人果基小葉丹在彝海邊歃血為盟,并建立第一支少數民族地方紅色武裝——中國夷民紅軍沽基(果基)支隊的歷史故事。最后,為了傳遞消息,天紅、拉鐵一起犧牲在大涼山土地上,而妮扎嫫為了保護攜帶著見證“彝海結盟”旗幟的果基夫人逃脫追殺,也倒在敵人的槍口下。
2013年8月,《彝紅》創作立項,經過近一年時間,首次在涼山與觀眾見面。為了更好地展現涼山彝族人文風情、還原當年的情景,主創團隊多次到涼山采風,在劇情設計、音樂編曲等方面,融入了大量包括“換童裙”、“畢摩”、“火把節”等彝族傳統習俗元素。
去年9月至10月,《彝紅》經過第二次改版,從最初的音樂劇,升級為大型民族歷史歌劇,同年11月,《彝紅》參加第二屆中國歌劇節獲優秀劇目二等獎,并確定為國家藝術基金首批資助項目,獲得350萬元資助資金。
據《彝紅》劇組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初,主創團隊對《彝紅》進行了第三次改版,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團長黃定山任總導演,原國家一級編劇、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李亭任藝術總監和編劇,并邀請到劉伯承和果基小葉丹后人擔任歷史顧問,在舞美、燈光、劇情、人物造型設計等方面進行改動提升,音樂配樂也改為涼山交響樂團進行現場伴奏,國家一級指揮、國家文化部優秀專家唐青石擔任音樂總監和現場指揮,并面向全國招募演員。“三次改版,大大小小改動上百次。”該負責人說,現在,每場演出演職人員共有187人,其中大部分來自涼山歌舞團。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