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聚居縣昭覺舉行烈士公祭活動
[IMAGE]
蒼松翠柏、曲徑通幽。濃蔭深處,緩緩的斜坡、密密的花崗石墓碑莊嚴肅穆。50多年前,來自11個省市的1772名各族優秀兒女(其中有6位老紅軍),為解放涼山中東部苦難深重的彝族人民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昭覺革命烈士陵園,這塊圣潔的土地,是他們光輝一生的棲息地。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9月30日上午10:00,昭覺縣四大家領導來到昭覺縣革命烈士陵園與全縣各界代表2000余人一起,向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和鮮花,深切緬懷為涼山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表達全縣各族人民繼往開來、奮力推進昭覺各項事業的堅定信念。現場奏唱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沿著革命先輩的光榮路程,愛祖國,愛人民,少先隊員是我們驕傲的名稱。時刻準備,建立功勛,要把敵人,消滅干凈,為了理想,勇敢前進,為了理想,勇敢前進,前進!……”默哀結束,此時此刻,600名身著統一校服、佩戴紅領巾的少年兒童整齊列隊,面向革命烈士墓,高舉右手、齊致隊禮,唱響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表達他們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踏著烈士的足跡前進的志向。銀鈴般的歌聲回響在一群群大雁飛過的天空。人們聆聽著昭覺人民獻給祖國母親的贊歌。
秋后的昭覺艷陽高照,一群群往南飛的大雁,寄托著人們對革命先烈的哀思;昭覺革命烈士陵園花團錦簇,表達了全縣人民對革命烈士們的深情。寬闊的昭覺城中心,革命烈士紀念塔巍然矗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標語十分醒目。昭覺革命烈士陵園整潔而肅穆,“深切緬懷革命烈士、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標語非常搶眼。
1950年4月6日,昭覺和平解放后,奴隸主階級內部發生著急劇的變化。一部分開明人士在黨的感召下認清形勢、順應潮流,接受了改革;另外一小部分人,也就是奴隸主階級中的頑固派,懷著對共產黨、政府和勞動人民的刻骨仇恨,站在改革運動的對立面,拒不放棄對奴隸殘酷的統治和剝削。利用手中掌握的武器,扯起民族旗號,提出“與土地共存亡,誰改革就打誰”等反動口號,發動了旨在對抗民主改革運動的反革命武裝叛亂。個別首惡分子晝伏夜出、四處伏擊、圍攻工作團、駐軍。廣大奴隸群眾和人民解放軍被迫拿起武器,堅決平息叛亂,保衛民主改革運動。
在歷時三年之久的民主改革和平叛亂戰斗中,“民主改革和平叛亂戰斗大小戰斗共928次,在平息涼山東部奴隸主武裝叛亂、普雄戰役、布拖戰役、羅家坪子戰役、拖覺戰役、古里拉達戰役以及羅木大山圍殲戰、馬姑梁子追擊戰、吉林合普奔襲戰等從南至北、從東到西,共擊潰和擊斃叛匪76310人,包括俘虜、政治爭取、投誠3316人,繳獲各種槍支2089支、彈藥上萬發。”鮮血染紅了原野。
為紀念在民主改革中壯烈犧牲的革命烈士,1957年,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決定在昭覺修建革命烈士陵園和革命烈士紀念塔。
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昭覺城南,長眠在此的烈士們中,有漢、彝、回、藏、羌族等不同民族的部隊指戰員,有涼山民主改革、剿滅土匪戰斗中犧牲的干部和民工,還有支援涼山建設事業獻出生命的內地科研、教育工作者,他們為涼山的解放、建設和改革開放貢獻了一切!
昭覺烈士陵園占地面積達104畝,是州內最大的一座陵園。2000年昭覺共用634723.49元,大力重新修繕了一次。園內有六角亭,四周栽滿了松柏樹。現在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園內的門、柱、墻上都寫有“毛主席語錄”。
昭覺革命烈士紀念塔建于1958年,矗立于昭覺縣城中央,塔高17.5米,巍峨挺拔,聳入云宵。是中共涼山州委、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國人民解放軍涼山軍分區為紀念解放涼山和在民主改革中犧牲的烈士而立,塔身正面有“革命烈士紀念塔”七個金色大字,側面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其側兩面為同樣意思的彝文。塔座四周刻有碑文。紀念塔經數次加固修茸,煥然一新,夜晚在燈光的裝飾下已成為昭覺城區一道亮麗的夜景。
“青山巍巍埋忠骨,白云依依映后人。我們不會忘記,20世紀上半葉以來,在血雨腥風的革命斗爭中,無數的中國共產黨人,無數的愛國仁人志士,為了革命的勝利、民族的獨立,為了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舍身取義、英勇獻身,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首首氣壯山河、驚天動地的壯麗詩篇。昭覺作為涼山州老州府所在地、新中國第一個彝族自治政權的誕生地,無論是在解放涼山、民主改革年代,還是在建設發展時期,都有許多革命先烈在這片土地上拋頭顱、灑熱血,以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穩定和繁榮。,安息在這里的革命烈士,來自祖國各地、不同民族,有的留下了英名與事跡,更多的連名字都沒有留下。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與天地同壽,革命先烈的卓越功勛與日月同輝,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與山河同在,歷史不會忘記他們!祖國不會忘記他們!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昭覺縣委書記子克拉格深情地說道。
伴隨著深情的《獻花曲》,8名禮兵抬起4個花籃,緩步走向老紅軍墓碑,將花籃擺放到墓碑前。縣四大家領導緩步上前,輕輕整理花籃上的緞帶。隨后,縣四大家領導、烈士家屬代表、學生代表、醫生代表、部隊代表分別向老紅軍墓獻鮮花。追思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感受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大家表示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昭覺篇章而不懈奮斗!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