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縣完成2014年集體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兌現工作
德昌縣在兌現2014年集體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中嚴把“四關”,確保集體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全部兌現到林權所有者手中,達到保護森林資源,發揮生態效益的目的。
一是嚴把責任關。由縣林業局負責組織實施,縣財政、審計、監察局等負責監督。同時與集體公益林林權所有者簽訂管護合同,明確管護區域、面積、地點、雙方權利和義務、責任等。
二是嚴把公示關。由村社負責張榜公示,公示內容主要是領取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戶主姓名、補償面積、補償標準、補償總額等,公示時間不少于7天。
三是嚴把審核關。經公示無異議后,由鄉鎮人民政府根據兌付花名冊報縣林業局審核同意后,將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劃撥到各農戶“一折(卡)通”。
四是嚴把資金到位關。縣林業局負責兌現,按審核后的兌現花名冊兌現補償基金,采取“一折(卡)通”的形式全額兌現到集體公益林林權所有者手中。兌現結束后,縣審計、監察等相關部門將采取跟蹤審計和監察,嚴禁抵扣、代領、截留等違紀違規行為發生。
通過采取以上措施,目前已兌現完2014年度集體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面積523306畝,補償基金771.88萬元,涉及20個鄉鎮,6204戶林農。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