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明珠 大風頂
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于青藏高原東南緣,地處橫斷山脈中段,是涼山山系大熊貓種群的核心分布區,也是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的中國西南山地地區的腹心區。
美姑縣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于1978年成立,以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為主要保護對象,屬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1994年被確認為國家級,2005年經國務院批準面積由15950公頃擴大到50655公頃。
保護區位于美姑縣東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2’52—103’20,北緯28’32—28’50,南北長37公里,東西寬45公里,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境內最高海拔4042米、最低海拔1356米,其地貌特征屬于深切割的中山地貌類型。
保護區地處于涼山山系大熊貓種群的腹心區,與馬邊大風頂、越西申果莊、甘洛馬鞍山、峨邊黑竹溝自然保護區毗鄰,構成了涼山山系大熊貓保護網絡,其發展建設對大熊貓涼山種群的保護、生存和繁衍以及對整個涼山山系的生物多樣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四川乃至中國的大熊貓保護工作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保護區主要河流美姑河和瓦黑河分別屬于長江流域的岷江水系和金沙江水系。保護區內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孕育了保護區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
保護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類型,常年氣候溫和濕潤、多云霧籠罩,年無霜期240天,年平均濕度80%,年降雨量1089毫米。有“日出暖烘烘,遇雨變寒冬,十里不同天,干濕季明顯”的概述。優越的特色氣候,構建了保護區土地自然肥力高,樹木、竹類、草類、菌類生長良好的區域生態系統,孕育了裸子植物、被子植物118科385屬860種,分別占四川省的61.87%、25.63%、10.05%,同時構建了良好的植被分類系統。
保護區內大片的原始森林,無論是常綠闊葉林還是冷云杉,保存完好,“原始程度達千年”。保護區內有面積4700公頃的大風頂原始天然草場和面積3339公頃的納龍天然草場,為中國西南所罕見,被譽為川西高原的一顆“綠色明珠”。
在美姑縣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除大熊貓、珙桐、紅豆杉等8種國家一級保護動植物外,還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羚牛、云豹、黑熊、金絲猴、毛冠鹿、林麝等世界珍稀脊椎野生動物296種;有蕨類及種子植物926種,其中珙桐、銀杏、水青、紅豆杉、連香樹等國家一、二級珍稀植物就有12種,被當今科研者贊譽為“很有價值的生物基因庫”。
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境內山巒起伏、河谷深切、原始森林茂密、自然風光旖旎、野生動物隨處可見。春日,茸茸綠草追逐著雪線,山花次第開放;夏日,草木蔥綠、山風涼爽、飛珠濺玉;秋日,漫山遍野藤蔓林木五彩斑斕,流詩淌韻;冬日,流水呢喃、雪峰晶瑩。大風頂主峰惹夫洪基,婷婷而立,高聳云端;納龍、美麗角高原湖泊活靜、自然、明鏡如畫;巖壁陡峭、云霧繚繞的燕子崖洞,燕子、燕窩遍布,飛簾巖洞;原始森林樹木盤根錯節,珙桐花開,萬鴿飛揚。
四川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自2003年成立以來,以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環境保護為己任,編制了保護區總體規劃,完成了保護區擴建工作,頒布實施了《美姑大風頂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成立了美姑縣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領導小組,使保護區建設、保護、管理和責任更加明確。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