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控小知識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為有哪些?
高危行為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為。通過性途徑的高危行為有:無保護措施、多個性伙伴等。
通過血液途徑的高危行為有:靜脈注射吸毒;與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膚的器械;使用未經檢測的血液或血制品。另外,其他可以引起血液傳播的途徑,如:理發、美容、紋身、扎耳朵眼、修腳等用的刀具不消毒;與其他人共用刮臉刀、電動剃須刀、牙刷;體育運動外傷和打架斗毆引起的流血;救護傷病員時,救護者破損的皮膚接觸傷員的血液。
通過母嬰途徑的高危行為有:艾滋病病毒陽性的女性懷孕并生育,艾滋病病毒陽性的母親哺乳,都可能引起孩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
不會感染艾滋病的途徑有哪些?
下列日常生活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1)食物、飲水、空氣;(2)公共場所的一般日常生活接觸,如同在一個教室上課、各種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辦公室的辦公用品,工廠車間的工具,以及影劇院、商場、游泳池等場所的接觸;(3)禮節性親吻;(4)禮節性擁抱;(5)雙方手部皮膚完好時的握手;(6)公用馬桶、浴缸;(7)蚊蟲叮咬;(8)紙幣、硬幣、票證。
夫妻生活中使用避孕套既能避孕又能避免感染艾滋病嗎?
避孕套是一種由高強度、高彈性的乳膠薄膜做成的套子,起一種物理隔離的作用。在夫妻生活中正確使用避孕套,可以避免精液進入子宮,從而避免懷孕,達到避孕的目的。同時,由于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男性的精液、女性的陰道分泌液中,避孕套的物理隔離作用,就像一堵墻一樣,阻斷了艾滋病病毒從男性的精液或女性的陰道分泌液進入到對方的體內,從而避免了艾滋病病毒通過性途徑在性伴之間的傳播,達到避免感染艾滋病的目的。需要強調的是,必須正確使用避孕套才能達到上述目的。
如何處理學校中出現的運動外傷?
學校運動中出現的擦傷和撕裂傷等引起出血時,應遵循普遍防護的原則進行處理,避免皮膚直接沾染出血。處理者應該戴上醫用手套或一次性手套,如沒有條件,則應用厚紗布或厚紙巾進行隔離。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