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祿古鎮系列報道之 解讀古鎮不同風情的美
鎮的美也不僅僅局限于古鎮里,古鎮旁的龍華山山上有著云南最古老的名剎——華龍寺。龍華寺境地幽深,古樹參天,青翠碧綠,庭中芍藥、蘭花、金桂、玉蘭花、雪松等花草甚幽;層層幽堂依山疊其,長長的臺階如步天梯,云煙繚繞;正殿內佛像、佛龕鏤空花板雕刻工藝精湛。龍華寺的美,正如詩中所說:“群峭壁摩天,逍遙不計年,別來尋古道,倚樹聽流泉。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鳴。雨過天晴靄,獨立下夕煙”。古鎮之外,龍華山腳下阡陌縱橫的姚安平壩,萬傾田疇盡顯美麗風光鎮藝術的美這樣的美來自文明的結晶,是出自幾千年來姚安人民的文化積淀。然而最美不過藝術,在姚安,在光祿古鎮,除了建筑文化的美,還能感受到花燈藝術和彝族藝術的美。
姚安被稱為“花燈窩子”,也被譽為“花燈之鄉”,因此今年的云南省藝術花燈周選在了姚安舉行。花燈是姚安本土的民間歌舞藝術與中原文化交融、與明清小曲結合發展演化而成的地方戲曲劇種。花燈曾經是一種草根文化,但隨著花燈不斷被傳播,現在已經向舞臺藝術升華。從戲劇的角度來欣賞云南的花燈,特別是花燈舞蹈,就能品味出藝術美的韻味來。它一整套的戲劇表演的形式美,通過程式化的手、眼、身、法、步及唱、念、做、打來展現她特有的藝術魅力,而花燈中的舞蹈,蘊含著的種種婀娜多姿、柔美矯健的動作體態是趣味無窮,美在其中。
彝族藝術最美在于服飾。彝族服飾絢麗多彩。不同的年齡階段、不同的身份地位都有其相對應的服飾。服飾圖紋、款式、色彩都顯示自然和諧之美、古樸莊重之美和莊嚴肅穆之美。彝族男子服飾區別不大,一般為頭上裹以長達丈余的黑布或青布包頭,有的右前方扎一個拇指粗的長錐形的"英雄譬",右耳綴有紅線串起的紅、黃耳珠;上身穿黑色或白色的鑲有花邊的右開襟上衣,下著多摺的寬腳長褲,并坡上一件羊毛坡氈,稱為"查爾瓦"。女子的服飾特色較多,也更豐富多彩。頭上多數戴色澤鮮艷的綴有紅纓、料珠和銀泡的雞冠式花帽,祿豐高峰一帶還要加用紅毛線纏壓,有的地方則簡化為只戴一頂用毛線編織的"小紅帽",婚后一般只包頭帕。如今的光祿古鎮仍可以隨時看到身著民族服飾的彝族姑娘,而在古鎮上也有多家店面經營著彝族服裝及相關彝族刺繡等服飾生活美是美的最高境界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