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民間故事'背篼'
...
彝族民間故事'背篼'
/陸德安在當今世人人性大變革,古老的民族文明幾乎丟失的道德滑坡年頭.謹以該古老的彝族民間故事饗食讀者,并換位各自的思維,掂量人文世態的尊老愛幼的傳統文化美德,同時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家庭/熱愛社會/熱愛民族/更要熱愛生活的傳統文化。
相傳在我們彝族人古老的文化傳統生活里,最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民族情感與對生命的珍重,對人間的友愛,尊老愛幼是古時從不丟失的民族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保持幾千載,從不失落。
這個故事發生在彝族進入'奴隸'社會階段的前后.在一個極為貧窮的古老彝族山村,住著幾十戶人家。由于當時社會生產經濟極度落后,自然災害頻多,瘟疫猖獗,民族矛盾尖銳,戰亂頻發,歷史上彝族人確實過著民不聊生的深淵日子,但彝族人與人之間同樣高度的保持著扶老攜幼親情互溶不離不棄的民風民俗定理,并代代相傳淳淳教誨、以父教仔、以母育女的傳統美德。
在當年這個彝族村莊受自然災害嚴重,幾乎所有的莊稼無收,生活極度的困難,普片的村里住戶生不了火,加上阿赫一家人當年多病而饑餓的阿赫兄弟的母親和其他兄妹相繼離開了人世......
先后的親人相繼離世給阿赫弟兄倆心靈上造成了極大的痛苦,更為雪上加霜的是給兄弟倆留下的是一位年高七旬的老爸,這老爸得了一場病后,一雙眼睛全病瞎了,一點都看不清了,整天坐在家里動不得,就連吃喝拉撒全靠弟兄倆來侍候。日子一天一天的更為難過,如果沒有這個雙眼瞎的父親,兄弟倆就是出門去討口要飯,以為生計是完全單單純純的無牽無掛,可是眼下的父親就是兄弟倆的絆腳石,很是難為情。有一天兄弟倆謀和了一下,不如把雙眼瞎的父親想個轍子把父親哄騙到一個僻靜的地方讓他不知不覺中了結晚年為萬全之策的想法,最后兄弟倆想了個最全的辦法是把父親用背篼背道離村莊很遠的懸崖邊讓他自行滾下了結最后的人生。就這樣謀和好后,有一天兄弟倆假裝最孝順的樣子,用家里最好的食物慰勞父親,同時還給父親斟上二兩酒,在父親酒足飯飽后,兩兄弟就用一個背篼把雙眼瞎的父親背上,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往村外走去,走到密林深處,背到懸崖邊,兄弟倆把父親連背篼一同凳在深高萬丈的巖邊,并囑咐父親;‘不要動,我們兄弟倆起打點柴火來給父親你取暖,是因為今晚走不到姑姑家了;所以今晚咱仨爺就路宿了,并再三叮囑一會兒如果火大了你老人家就往后退一點’兄弟倆把火燒然后,對父親說,‘您老坐好,我倆起撿柴’正當兄弟倆轉身要逃的一瞬,那雙眼瞎的老爹開口了;‘兒子你倆最好把那個背篼背回去’兩個兒子停頓了一下,反問‘為什么要背回去呢?
父親說‘以后你兄弟倆成家了、有兒了、兒子長大了,已用這個背篼把你倆背到這里來,不是以好嘛’兄弟倆聽了父親的這句話,頓時覺得腳趴手軟動蕩不得,于是兄弟倆嚎啕大哭,下跪連聲叩頭,把父親又往家里背。時隔幾十年后,那雙眼瞎父親自然過逝,倆個兒子峰回路轉,時運到來、逃避過了自然災害,雙雙娶妻育兒養女,人丁興旺。
該貼已經同步到 蘇月飛陽的微博 已同步至 蘇月飛陽的微博熱點文章最新文章1. [學術成果]彝語文在現代生活中的使用、傳承與發展2. [語言文字]淺談漢彝實詞用法中的幾個問題3. [歷史源流]杜 宇 尋 蹤4. [明星檔案]彝族名人風采- 張力尹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