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洛渡為涼山雷波插上騰飛的翅膀
為雷波插上騰飛的翅膀雷波,地處四川省西南邊緣的橫斷山脈東段小涼山,金沙江北岸,是涼山州的東大門。東南隔江與云南省永善縣相望,北與宜賓、樂山地區相鄰,西接美姑縣,西南緊連昭覺縣、金陽縣。
新市鎮隧道讓雷波臍橙走出大山在溪洛渡水電站開工以前,雷波縣的經濟還在滯后,農民人均收入不高僅幾百元。農業是這里經濟的支撐。
之前的雷波縣城、山高路遠,從西昌去一趟雷波,那可得耗上整整一天的時間。路遠、路不好,雷波的發展一直滯后。
溪洛渡水電站的開工建設,如一驚雷,驚醒了還在沉睡的雷波。
走進如今的縣城,新縣城的路四通八達,全是水泥路,街上的人很多,穿行的車輛,不少都是外地的車牌。縣委招待所的壩子里,停滿了車輛,入住率很高。
發展、機遇,讓雷波跨步向前,雷波人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到金沙江水電開發的滾滾熱潮中。
全縣農民種植養殖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農民成立了多家后勤服務公司,每天固定地為溪洛渡電站的建設者提供肉、禽、蛋、奶、蔬菜等物資供應。雷波建成的無公害蔬菜基地,蔬菜供應量就占了溪洛渡工程建設者消費量的60%。建成的“萬頭生豬基地”和生豬屠宰場,肉類供應就占溪洛渡工程建設者消費量的70%。當地農民在為溪洛渡工程建設者提供的“菜籃子”服務中獲利達1000萬元以上。
發展是解決一切困難的金鑰匙,發展靠投資拉動。依托溪洛渡水電站開工帶來的各種效益,雷波縣實現了鄉鄉通路,實施了一批通村公路,建設了一車橋等4座大中型橋梁,縣境內交通網絡日漸完善。
目前雷波到宜賓只需兩小時車程、到樂山四個小時車程、到成都五個小時車程,對外交通十分便捷。全長2740.5米新市鎮隧道,是成都到溪洛渡水電站快速通道上的最長隧道。該隧道及屏山縣新市鎮至雷波縣下河壩的輔助公路工程,長36.5公里,靜態投資達3.6億元。從成都到溪洛渡的400多公里路程,只需6個多小時。便利的交通讓雷波臍橙、馬湖莼菜,竹筍等土特產遠銷州內外,助力雷波經濟的發展。
今后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建成后航運的開通,還將會使雷波縣通江達海的時空距離再次縮短。根據規劃,金沙江雷波段135公里的范圍內將建8個作業區,集貨運、旅游、出行于一體。
如今的雷波縣城,市場、交通、環境衛生的管理得到了加強,通過市場化資源配置等方式,對舊城進行了全面改造,“十一五”期間累計完成投資4555萬元,其中招商引資和民間資金投入達到3755萬元。對縣城新街、寧遠街、東街、老街、水巷街、東升路等主要街道進行了全面改造,改造面積達302621平方米,城市形象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移民攻堅年遷復建項目投資過10億雷波縣是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庫區移民縣,承擔著溪洛渡庫區1.3萬余人、向家壩尾水區1300余人的移民任務以及總投資29億元遷復建項目建設工作。
水電開發,移民為先。雷波提出了新的發展主題——建設溪洛渡,發展新雷波,率先啟動并全面完成了溪洛渡水電站封閉管理區3800人的移民搬遷安置工作。
溪洛渡水電站庫區淹沒影響雷波縣15個鄉,41個村,109個村民小組,共認定庫區移民人口3112戶14238人。為了確保溪洛渡工程大江截流的需要,雷波縣先行展開了圍堰高程435米以下所涉及的移民實物調查復核和搬遷安置,2007年,完成圍堰實物調查并全部完成了搬遷。
2009年,雷波縣全面完成了溪洛渡庫區涉及的15個鄉40個村(含大火地村)88個村民小組海拔601米淹沒線以下的地類測繪和零星林木調查外業工作。調查土地總面積47446.03畝,土地分解到戶率100%,調查零星林木56036株(籠)。2009年4月27日,副省長王寧實地調研后,對雷波縣庫區移民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2010年末,雷波縣全面完成了溪洛渡水電站雷波庫區淹沒區、影響區和集鎮新址的實物指標調查和匯總工作,并通過了參與各方的行政確認;完成了向家壩水電站雷波庫區實物指標的外業調查和初步成果匯總,為“兩站”建設的移民搬遷和按期蓄水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是雷波移民的“攻堅年”,雷波將迎來更大的挑戰。雷波縣委、縣政府堅持把移民和復建工作作為全縣當前的“一號工程”來抓。截至2012年7月30日,溪洛渡移民已完成安置手續并簽訂安置協議的2260戶10388人,已完成搬遷1316戶6518人,正在準備搬遷的1565戶6672人;房屋已拆除773戶3877人,房屋未拆除的2108戶9313人。
向家壩水電站移民已啟動了庫區遠遷移民淹沒線外個人財產調查工作,外業調查工作已完成,正在開展內業匯總等工作。
兩座水電站遷復建項目涉及雷波縣7個集鎮遷建和總里程72公里的縣鄉公路復建與49.86公里的S307公路復建以及瓦崗河流域水電開發工程和變電站及輸變電線路復建工程,項目總投資約29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總投資10.8億元。
溪洛渡效應帶動雷波火力全開水電開發的熱度激起了雷波發展的斗志,借電發展,厚積薄發,雷波正以嶄新之姿,火力全開,各項工作全面鋪開。
雷波做好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的協調服務工作,確保按時投產發電;全力抓好已開發的10個地方中小水電站的投產發電、生產運行,全面完成縣境內還可開發的中小水電站建設,到2016年全縣地方中小水電裝機達到50萬千瓦,建成統一完善的地方電力消納平臺,建成中國水電產業基地。
以“工業強縣,農業富民,旅游突破,交通先行”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百億級水電產業和百億級磷化工產業集群,奮力推進“中國水電大縣”、“中國磷化工基地”、“中國優質臍橙第一縣”、“中國彝族民歌民樂之鄉”的建設進程。
依托富集的水能、礦產、生態和旅游等資源,打造“一樞紐五基地”,即金沙江流域經濟圈的重要樞紐,水電產業基地、西部最大的磷化工基地、金沙江流域水運樞紐基地、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和川滇生態旅游基地。已確定縣級重點發展項目38個,完成投資7.3億元。
截止2010年末,全縣GDP達到28.6億元,增長2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9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9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75億元。人均GDP達到11917元,固定資產投資51.64億元,財政總收入2.2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3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82元。其中,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三項指標的增速位居全州前列。
雷波縣處于宜賓——涼山——攀枝花的沿江快速通道上,未來的雷波將是成渝經濟區、金沙江經濟圈、攀西經濟區的接點。溪洛渡水電站蓄水后,千噸級的貨輪將直通雷波,形成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雷波發展臨港物流經濟,以向家壩蓄水后長江黃金水道延伸至雷波縣和溪洛渡蓄水后改善金沙江內河航運條件為機遇,依托涼山港雷波港區建設和溪洛渡翻壩運輸條件,大力發展商貿、貨運、物流等臨港經濟,把雷波建設成為涼山水運的咽喉要道、攀西地區通江達海到邊的水運樞紐。
為作好發展局勢的應對,雷波縣加大基礎設施改造力度,全縣公路總里程達到1085公里,投資近15億元的溪洛渡庫區S307線金沙口至坪頭段50公里淹沒公路還建項目已正式開工建設,5個集鎮遷建及縣鄉公路還建項目已完成招投標,城郊至工業園區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已基本建成,至西蘇角河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已完成設備招標并開工建設,錦屏至蘇南800千伏特高壓過境輸變電工程建設也在順利推進。
在奮力推進工業強縣基礎上,雷波還將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全面啟動旅游開發,力爭實現提速增量、提質增效“雙提升”發展戰略,全面推進縣域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
新市鎮隧道讓雷波臍橙走出大山在溪洛渡水電站開工以前,雷波縣的經濟還在滯后,農民人均收入不高僅幾百元。農業是這里經濟的支撐。
之前的雷波縣城、山高路遠,從西昌去一趟雷波,那可得耗上整整一天的時間。路遠、路不好,雷波的發展一直滯后。
溪洛渡水電站的開工建設,如一驚雷,驚醒了還在沉睡的雷波。
走進如今的縣城,新縣城的路四通八達,全是水泥路,街上的人很多,穿行的車輛,不少都是外地的車牌。縣委招待所的壩子里,停滿了車輛,入住率很高。
發展、機遇,讓雷波跨步向前,雷波人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到金沙江水電開發的滾滾熱潮中。
全縣農民種植養殖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農民成立了多家后勤服務公司,每天固定地為溪洛渡電站的建設者提供肉、禽、蛋、奶、蔬菜等物資供應。雷波建成的無公害蔬菜基地,蔬菜供應量就占了溪洛渡工程建設者消費量的60%。建成的“萬頭生豬基地”和生豬屠宰場,肉類供應就占溪洛渡工程建設者消費量的70%。當地農民在為溪洛渡工程建設者提供的“菜籃子”服務中獲利達1000萬元以上。
發展是解決一切困難的金鑰匙,發展靠投資拉動。依托溪洛渡水電站開工帶來的各種效益,雷波縣實現了鄉鄉通路,實施了一批通村公路,建設了一車橋等4座大中型橋梁,縣境內交通網絡日漸完善。
目前雷波到宜賓只需兩小時車程、到樂山四個小時車程、到成都五個小時車程,對外交通十分便捷。全長2740.5米新市鎮隧道,是成都到溪洛渡水電站快速通道上的最長隧道。該隧道及屏山縣新市鎮至雷波縣下河壩的輔助公路工程,長36.5公里,靜態投資達3.6億元。從成都到溪洛渡的400多公里路程,只需6個多小時。便利的交通讓雷波臍橙、馬湖莼菜,竹筍等土特產遠銷州內外,助力雷波經濟的發展。
今后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建成后航運的開通,還將會使雷波縣通江達海的時空距離再次縮短。根據規劃,金沙江雷波段135公里的范圍內將建8個作業區,集貨運、旅游、出行于一體。
如今的雷波縣城,市場、交通、環境衛生的管理得到了加強,通過市場化資源配置等方式,對舊城進行了全面改造,“十一五”期間累計完成投資4555萬元,其中招商引資和民間資金投入達到3755萬元。對縣城新街、寧遠街、東街、老街、水巷街、東升路等主要街道進行了全面改造,改造面積達302621平方米,城市形象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移民攻堅年遷復建項目投資過10億雷波縣是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庫區移民縣,承擔著溪洛渡庫區1.3萬余人、向家壩尾水區1300余人的移民任務以及總投資29億元遷復建項目建設工作。
水電開發,移民為先。雷波提出了新的發展主題——建設溪洛渡,發展新雷波,率先啟動并全面完成了溪洛渡水電站封閉管理區3800人的移民搬遷安置工作。
溪洛渡水電站庫區淹沒影響雷波縣15個鄉,41個村,109個村民小組,共認定庫區移民人口3112戶14238人。為了確保溪洛渡工程大江截流的需要,雷波縣先行展開了圍堰高程435米以下所涉及的移民實物調查復核和搬遷安置,2007年,完成圍堰實物調查并全部完成了搬遷。
2009年,雷波縣全面完成了溪洛渡庫區涉及的15個鄉40個村(含大火地村)88個村民小組海拔601米淹沒線以下的地類測繪和零星林木調查外業工作。調查土地總面積47446.03畝,土地分解到戶率100%,調查零星林木56036株(籠)。2009年4月27日,副省長王寧實地調研后,對雷波縣庫區移民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2010年末,雷波縣全面完成了溪洛渡水電站雷波庫區淹沒區、影響區和集鎮新址的實物指標調查和匯總工作,并通過了參與各方的行政確認;完成了向家壩水電站雷波庫區實物指標的外業調查和初步成果匯總,為“兩站”建設的移民搬遷和按期蓄水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是雷波移民的“攻堅年”,雷波將迎來更大的挑戰。雷波縣委、縣政府堅持把移民和復建工作作為全縣當前的“一號工程”來抓。截至2012年7月30日,溪洛渡移民已完成安置手續并簽訂安置協議的2260戶10388人,已完成搬遷1316戶6518人,正在準備搬遷的1565戶6672人;房屋已拆除773戶3877人,房屋未拆除的2108戶9313人。
向家壩水電站移民已啟動了庫區遠遷移民淹沒線外個人財產調查工作,外業調查工作已完成,正在開展內業匯總等工作。
兩座水電站遷復建項目涉及雷波縣7個集鎮遷建和總里程72公里的縣鄉公路復建與49.86公里的S307公路復建以及瓦崗河流域水電開發工程和變電站及輸變電線路復建工程,項目總投資約29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總投資10.8億元。
溪洛渡效應帶動雷波火力全開水電開發的熱度激起了雷波發展的斗志,借電發展,厚積薄發,雷波正以嶄新之姿,火力全開,各項工作全面鋪開。
雷波做好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的協調服務工作,確保按時投產發電;全力抓好已開發的10個地方中小水電站的投產發電、生產運行,全面完成縣境內還可開發的中小水電站建設,到2016年全縣地方中小水電裝機達到50萬千瓦,建成統一完善的地方電力消納平臺,建成中國水電產業基地。
以“工業強縣,農業富民,旅游突破,交通先行”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百億級水電產業和百億級磷化工產業集群,奮力推進“中國水電大縣”、“中國磷化工基地”、“中國優質臍橙第一縣”、“中國彝族民歌民樂之鄉”的建設進程。
依托富集的水能、礦產、生態和旅游等資源,打造“一樞紐五基地”,即金沙江流域經濟圈的重要樞紐,水電產業基地、西部最大的磷化工基地、金沙江流域水運樞紐基地、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和川滇生態旅游基地。已確定縣級重點發展項目38個,完成投資7.3億元。
截止2010年末,全縣GDP達到28.6億元,增長2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9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9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75億元。人均GDP達到11917元,固定資產投資51.64億元,財政總收入2.2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3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82元。其中,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三項指標的增速位居全州前列。
雷波縣處于宜賓——涼山——攀枝花的沿江快速通道上,未來的雷波將是成渝經濟區、金沙江經濟圈、攀西經濟區的接點。溪洛渡水電站蓄水后,千噸級的貨輪將直通雷波,形成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雷波發展臨港物流經濟,以向家壩蓄水后長江黃金水道延伸至雷波縣和溪洛渡蓄水后改善金沙江內河航運條件為機遇,依托涼山港雷波港區建設和溪洛渡翻壩運輸條件,大力發展商貿、貨運、物流等臨港經濟,把雷波建設成為涼山水運的咽喉要道、攀西地區通江達海到邊的水運樞紐。
為作好發展局勢的應對,雷波縣加大基礎設施改造力度,全縣公路總里程達到1085公里,投資近15億元的溪洛渡庫區S307線金沙口至坪頭段50公里淹沒公路還建項目已正式開工建設,5個集鎮遷建及縣鄉公路還建項目已完成招投標,城郊至工業園區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已基本建成,至西蘇角河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已完成設備招標并開工建設,錦屏至蘇南800千伏特高壓過境輸變電工程建設也在順利推進。
在奮力推進工業強縣基礎上,雷波還將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全面啟動旅游開發,力爭實現提速增量、提質增效“雙提升”發展戰略,全面推進縣域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