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留住記憶,能否“修新留舊”?
為解決涼山州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等江河兩岸群眾出行難問題,今年,涼山州全面實施溜索改橋工程。這項投資超過4億元的浩大工程讓冕寧縣、金陽縣和布拖縣成為改索建橋的主戰場。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實施溜索改橋項目地的群眾一方面盼望項目快速推進,以解決交通不便的問題,但另一方面,他們又盼望“修新留舊”,以便留住過往歷史和特別景觀。
雅礱江上起溜索天空烏云翻滾,細細的雨絲擊打著臉龐。7月9日,當記者從冕寧縣城坐車3個半小時來到雅礱江邊時,被這里海拔近4000米的錦屏山和深近千米的河谷所震撼。“我們祖祖輩輩就生活在這里,交通不便是你們外地人難以體會的。”冕寧縣青納鄉青絲塘村一組村民楊華平告訴記者,為了賣桃子、李子和蠶繭等農產品,江水不大時,他坐船過江;江水大時,他只能靠溜索過江到對岸的棉沙鄉,再輾轉到縣城。
據楊華平介紹,附近幾個鄉鎮在雅礱江上先后建起4座溜索,位于青納鄉和棉沙鄉之間橫跨雅礱江的溜索建于2007年,是在當地開發水電資源的業主投資建設的,該溜索以柴油機為動力,溜索上架一個筐子,人就在筐子里,往來雅礱江兩岸。
“涼山因為大江大河環繞,每個縣都建有溜索,木里縣、昭覺縣和冕寧縣都是溜索分布比較多的地方。”涼山州交通運輸局農建科科長李大劍說,這些溜索是時代的產物,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地群眾出行問題,同時留下較大的安全隱患。
馬洪才說,去年3月,窩堡鄉婦聯村一邱姓青年在摸運行中的溜索時,被絞斷右手三根手指。
多方推動索改橋2013年,涼山州溜索改橋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到目前,涼山納入交通大會戰溜索改橋的項目共7個,其中,冕寧有5個,金陽和布拖各1個。”李大劍說。
涼山州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涼山州溜索改橋項目建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龔平介紹,涼山州溜索改橋總投資超過4億元,冕寧縣項目最多,金陽和布拖項目施工難度最大,其中布拖縣馮家坪溜索改特大橋,投資大約是6645萬元,“目前,所有項目正按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要求加快推進。”
據悉,冕寧縣溜索改橋項目推進最快。“兩個項目進入施工階段,3個項目完成施工圖設計,正在報批。”冕寧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羅金銀介紹。“本來我們是按照今年底完成主體工程的要求倒排工期進行建設,但6月份的洪水不但沖毀了施工圍堰,而且沖毀了施工便橋。”省道215線建設指揮部第一代表處處長鄧存照向記者介紹,目前正值雨季,青納鄉青絲塘溜索改橋項目目前只能進行引道路基施工,沒法大規模進行橋墩基礎施工。
“只要雨季一過,涼山州各個溜索改橋項目將加速推進。”李大劍說。
建新橋可否保留溜索?
“家里的一張半蠶已經起大眠,再過10天左右就要到縣城賣繭子了,而大橋沒修好,原來的溜索又割掉了,這80公斤左右的繭子如何過江喲?”楊華平向記者抱怨說,新大橋未修好,溜索應該保留著。
在馬洪才看來,溜索保留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此,“我的老家就在棉沙鄉太平溝村三組,溜索曾是當地特有的風景,吸引了很多外地朋友來旅游。”
據李大劍介紹,涼山州17縣市都有溜索,其具體數字沒有統計過,但估計不會少于300座,其建設投入總價在2000萬元以上。
“雖然作為交通工具,溜索將退出歷史舞臺,但涼山的溜索是一道獨特的風景,有保留的必要。”涼山州旅游局局長游開軍告訴記者,該局正在草擬一份關于保護涼山溜索的建議,準備交給州政府審批。(楊發超記者 徐登林 何勤華)GWD SHARE END --> 分享到 0X 選擇其他平臺 >> 分享到網友評論 查看評論 -->
網友評分: 請打分,最高5分--> 登錄 注冊 當前用戶:
請文明發言,否則IP將屏蔽匿名評論*驗證碼: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