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八成畢業生首選留津就業(圖)
天津市八成畢業生首選留津就業(圖)
============================
發布時間:2010-03-29中國網
[IMAGE]
中國網·濱海高新訊
昨日,15000余名應聘者將市體育中心擠得水泄不通,2010年環渤海區域人才智力交流洽談會在此拉開帷幕。來自北京、河北、吉林、內蒙古、山東等外省市及天津本地的上千家企業帶來了12000余個崗位。據組委會初步統計,本場洽談會求職意向率為47.2%,中高級人才占四成以上。現場洽談項目達200余個,半數達成初步意向。從現場求職情況看,八成高校畢業生都表示“首選留津就業”。
職位門檻低薪水高
與其他招聘會不同,一年一度的環渤海區域人才智力交流洽談會除了主打本地企業牌外,北京、河北、吉林、內蒙古、山東、山西等“環渤海”地區的企業也紛紛加入“搶才”大軍,其中不乏伊利乳業、匯源飲料等全國知名企業。
為吸引更多人才,外省市用人單位的職位要求相對較低,學歷以大專以上為主,對工作經驗大多沒有硬性要求。薪酬方面,外省市企業大多“明碼標價”,平均月薪在1500-3000元之間。秦皇島一家單位的負責人表示,從消費水平來看,兩三千元的月薪在當地已算中上等水平。這樣的招聘力度,也能看出外省市各企業對人才的渴求。
外省市難招天津郎
盡管外省市高薪“誠聘”,但天津的高校畢業生似乎“不買賬”。秦皇島華電測控的招聘展臺前擠滿了求職學生,該企業開出的工程技術人員年薪3萬-6萬元,國貿專員月薪2000-3000元的條件,極具誘惑力。但觀察了近半個小時,記者就目睹了三四名畢業生因為工作地點在秦皇島而放棄了心儀的崗位。
負責招聘的王女士告訴記者:“本地生源非常不好招,他們大多只認天津企業。有幾個條件挺好的天津學生本來談得不錯,對我們開出的薪酬和未來的發展空間也很滿意,但當我問他們是否愿意到秦皇島工作時,他們都猶豫了,眼睜睜看著人才就這樣流失了。”
濱海新區吸引力大
“當然不去外地了,我肯定在本市找工作,最好是到濱海新區。”天津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小曹脫口而出自己的求職意向。在采訪中,絕大多數天津本地生源持相同觀點。他們認為,隨著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提速,空客a320、百萬噸級乙烯等大項目相繼落戶,同時各功能區為了吸引優秀人才來區工作,紛紛設立了各種獎勵制度,濱海新區已經成為應屆大學畢業生的首選目標。
無獨有偶,近日本市部分高校對應屆畢業生就職意愿進行了摸底調查,在有就職意向的高校畢業生中八成以上希望能留津就業,與國家統計局天津調查總隊去年6月做的專項調查相比,更多畢業生愿意留津就業。調查顯示,在就業地區的多意向選擇中,有83.2%的畢業生表示畢業后希望能留在本市工作,比重居選擇就業地區的第一位。在自己理想志愿不能實現的前提下,有37.5%的畢業生表示愿意選擇靠近家鄉的城市實現就業。
【就業趨勢】
專科畢業也能拿高薪
與以往的招聘會不同,昨日的招聘會上,不少企業都對招聘專科起點的崗位放出2000-3000元以上的高薪。“我的學歷并不占優勢,只是抱著試試的心理過來,沒想到專科生也有高薪崗位。”畢業在即的大專生楊靈琪指著南開科達職業培訓學校的招聘崗位說。“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很多專科生的能力要比本科生還強,這也是因為專科學校近年來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因此我們對于學歷并不設限。”該校負責人表示。
在整場招聘會上可以看到,今年各企業給出本科生和普通崗位的月薪整體水平大多在1500-2000元,碩士學歷及高端技術、管理人才的薪酬水平在3000-4000元。
本地人才紛紛“回流”
濱海新區的快速發展不僅吸引著眾多外地人才慕名而來,更讓很多原先生活在外省及國外的本地人才紛紛回流。從澳大利亞國立南昆士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兩年的馬小姐就是天津人,此前她也曾在上海一家外企有著不錯的收入,“人在外地,無論條件多優越,總有漂泊感。現在天津發展的趨勢讓我下決心回家鄉發展,父母也非常支持。回家的感覺真好!”(侯硯
史鶯 杜建雄)
源于查字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