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出臺盒飯安全標準
武漢出臺盒飯安全標準
==========
10-16
在武漢送盒飯,今后也有嚴格標準了。昨日,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該市集體用餐企業集中培訓,并作出嚴格的安全規定:對不同規模的企業,設定相應的盒飯生產數量上限;配送中采用冷藏方式的溫度需低于10℃;保溫方式配送的溫度必須保持在65℃以上。
近年來,武漢市打造“會展之都”,舉辦的各項重大活動越來越多,隨之帶旺了集中送餐。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監管處有關人士介紹,目前,武漢有40多家集體用餐配送企業,每日生產的盒飯總數可達幾十萬份。
根據最新的盒飯安全標準,對盒飯生產企業單日最大產量設定了上限。食品處理區面積小于400平方米的,面積與單班最大生產份數之比為1:2.5;400—800平方米,面積與單班最大生產份數之比為1:4;800—1500平方米,面積與單班最大生產份數之比為1:6。這樣的規定是防止超過生產負荷,造成盒飯衛生不達標。
武漢食藥監局表示,即日起將展開為期3個月的集體用餐食品安全整治。
相關閱讀:
近年來武漢全力打造“會展之都”,舉辦的各項重大活動越來越多。會展現場需求的食物供應也成了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會展現場的盒飯究竟是怎么做出來的呢?盒飯到底安不安全呢?昨日,武漢市食藥監局決定開展為期三個月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整治達標行動,同時召集武漢市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舉辦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培訓,防范食品安全風險。
集體用餐配送主要形式是各類大型活動等場所、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建筑工地工人訂購的集體用餐等,簡單來說,他們主要是提供盒飯的供應。因為集體用餐配送企業供餐人數多,加工量大,從加工好到消費者食用時間比較長,這中間如果處置不當,易造成食品污染和變質,從而導致群體食品安全事件。為此,湖北省出臺了《湖北省集體用餐配送食品安全管理規定》,并于今年9月開始實行。
那么,一份安全的盒飯究竟是怎么煉成的呢?昨日,記者在武漢祥安餐飲管理公司看到,該公司員工進入操作區得經過嚴格的清潔和消毒,每個人都要穿上白色的工作服、戴上白色的帽子,這樣可以防止頭發掉入飯菜中。工作服的材質也是特殊制作的,可以防止衣服纖維進入菜中。操作區內,烹飪間、半成品加工間、白案間等各類功能分區十分細致,所有食品原料都是分類存放。在烹飪間外墻上擺了滿滿一排的本子,上面清楚記錄了每天的衛生情況、原材料配送等情況。分送的盒飯也是采用的全封閉式專用車輛,同時盒飯也配備了專用的保溫箱。據負責人介紹,該公司主要供應沌口區域的部分企業以及武漢體育中心賽事活動的盒飯需求,日常供應量在一萬份以上,所有盒飯均能在制作后兩小時內送達餐桌。
武漢市食藥監管局餐飲服務監管處主任杜偉雄介紹,要做出一份安全放心的盒飯,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首先必須嚴把進貨關,保證食品從正規渠道進來,無過期、變質食品。其次,加工環節要規范化操作,做到生熟分開,葷素分開,避免交叉污染。最后加工完成后要保證在相對潔凈的專間分餐,并采取保溫措施(用保溫箱),熱鏈配送,要做到在盡量短的時間內送到消費者。
源于查字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