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致富增收的文章從何處落筆調研報告(1)
農民致富增收的文章從何處落筆調研報告(1)
=========================================
12-18曾雅邦
農民致富增收的文章從何處落筆 ——對XX義和莊鄉苑莊村肉鴨養殖業快速興起的調查與思考
短短三年的時間,XX市義和莊鄉苑莊村60多戶農民先后搞起了肉鴨養殖,建起了投資500萬元的綠野生態養殖服務公司和兩個肉鴨養殖基地,月出欄達到50萬只,產品銷往北京、滄州,流向韓國、日本等國際市場,年獲利超過2000多萬元。“要想富、養肉鴨”成為當地群眾的共識。文秘部落在當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大形勢下,苑莊村民如何趨利避害,融入國內、國際市場,“問渠何以清如許,惟有源頭活水來”,帶著這個疑問,我們深入到義和莊鄉和苑莊村,通過與群眾座談,入戶走訪、實地查看,從中總結到了一些經驗,得到一些啟示。
一是幫農民勤“洗腦”,給農民好“信息”。苑莊村地處義和莊鄉東北部,總人口814人,耕地面積1269畝,過去該村80%的農戶都以瓜菜種植為主,但由于受傳統種養方式和品種的影響,苑莊村民也跳不出“果賤傷農、菜賤傷農、豐產不豐收”的怪圈,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受挫。“落后就是恥辱,貧窮就要受苦”,窮則思變,成為苑莊村民的共識,隨著市場農業的快速興起和中央、省、市各級惠農政策的出臺,義和莊鄉黨委、政府多次帶領鄉村干部、種養大戶和群眾代表到先進地區參觀學習,使他們認識到思想僵化、觀念保守是制約其發展的最大瓶頸,認識到單純依靠傳統的種植瓜果蔬菜,已經不能應對生活的需要和市場的需求,窮則思干、窮則思進,盼富、想富、求富成為村民追求的新時尚。義和莊鄉黨委、政府抓住這一契機,將泰國正大集團香河分公司肉鴨供應不足的信息及時提供給他們,在義和莊鄉政府的幫助下,該村與香河分公司頻繁接觸,通過2個月的積極運作,發動起當地較有經濟發展頭腦的致富戶趙海恩作為泰國正大集團香河分公司與農戶的中介人,發展訂單肉鴨養殖。經過三年的時間,帶動起周邊地區400多家農戶從事肉鴨養殖,創利逾5000萬元,發展成為泰國正大集團香河分公司八大肉鴨養殖基地之一。
二是幫農民筑“鏈條”,給農民化“風險”。市場經濟條件下,僅靠農民一家一戶,以單打獨斗的方式參與市場經營,一旦產品價格有所波動,其風險是這些缺乏市場經驗、文化素質較低的農戶難于承受和抵御的。這就需要構筑穩固的產業鏈條來化解這些風險。苑莊村民趙海恩在經過充分的市場調查后,經過兩個月的運作,投資300萬元組建了綠野生態養殖服務公司,向上積極與泰國正大集團香河分公司協調,掛靠龍頭企業,聯系肉鴨銷路;向下積極發動苑莊廣大農戶,發展肉鴨養殖,由綠野生態養殖服務公司給養殖戶提供信息、資金、技術、鴨苗、飼料、醫藥等全套服務,成功的架起了產品生產和市場銷售的橋梁,銜接起了肉鴨養殖產業鏈條。趙海恩從事肉鴨中介三年的時間,已獲得中介費50多萬元,在給自身帶來收益的同時,大批的肉鴨養殖戶通過與其簽訂合同養殖肉鴨,也獲得了較為豐厚的收入。截止目前,每個肉鴨養殖戶平均獲利都在3萬元以上。村民郝明潔投資4萬多元,從事合同鴨養殖,短短一年時間獲純利6萬元。村民賈濤投資38491元養鴨2500只,經過一個多月時間,肉鴨出欄后,回收資金45032元,獲純利達6541元。
源于查字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