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精選
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精選
===========================
11-21
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簡稱十八屆五中全會),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十三五”規劃是這次會議討論的核心議題,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也將在本次會議上勾畫。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推動“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當前,中國正踏著堅定的步伐,邁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人口老齡化,城鎮化,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一系列社會問題需改革來解決。
國內形勢呼吁改革發力,新一輪國際合作大潮的到來,也倒逼著改革大展拳腳。近日,習近平總書記訪問英國,開啟中英關系的“黃金時代”,國際合作的深入讓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大為受益。機遇與挑戰并存,經濟政策必然要作出相應調整,才能讓國家領導人歷次訪問取得的成果落地生根,開創互利共贏的新局面。
改革,從來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頭戲!作為一名中學教師,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做到與學校保持高度一致,進一步強化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為主的思想主導,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禁止出現無大局、無組織、無原則的事件。樹立服從意識。我要服從領導安排,不折不扣、不走樣、不變形的執行好學校各項決議。在自己的崗位上時刻以一名好老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責任意識。在工作崗位我要牢記責任重于泰山,在位一天,應盡一天的責,做出一天的成績。
在工作中,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忠誠履職,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樹立團隊意識。體現了一個團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才有干勁,才能出業績。一個好的集體,要堅持做到同心、同向、同步,每個人始終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才能保證整個團隊有力、高效的運作。樹立創新意識。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采用過去的傳統教法,很難取得實效,要求我們教師要樹立創新意識,要在學習中進步,進步中學習,以高標準、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業績回報社會。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對此,我校給予了高度重視,并組織全體教職工學習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會議由黨支部李書記主持學習。在此次會議中指出如何用全會精神指導、引領、規劃學校的教學和學校的發展。并且帶領教師們擁護黨的方針,教育學生們在學習中找到自我,并在未來的路上參與黨的建設。以下是整個會議學習的一些內容和自己的一些心得。
會上,校長、黨支部書記介紹了關于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會議要求。在會議中,書記提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改革開放新的重要關頭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科學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是在中國大地上進行的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五位一體“的改革設計與黨的十八大報告所提出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形成了相互支撐的關系。
通過學習,作為基層教育的我們,更應該把教育工作做好,并以身作則的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并結合學校實際,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以飽滿的熱情將學習精神落實到每一節課、每一次教研活動和每一次主題教育活動中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自己的業務學習與職業道德觀,以實際行動提高教學質量。并用學校提出的課題研究、校本研修來促進學校文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益,促進學校發展。除此之外,關心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是在學校里面找到自己的溫馨之家,在未來之路找到自己的奮斗目標。
最后,通過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學習,使我明確了黨在新時期的總目標和總任務,明確了黨的政策方針和具體措施,使我們更加堅定了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使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務。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十八屆五中全會報告全文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解讀
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時間
十八屆五中全會:實施互聯網+計劃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通過十三五規劃
黨員干部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心得
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2015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的十大亮點
源于查字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