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嚴以律己心得體會
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嚴以律己心得體會
================
09-17
篇一:
“三嚴三實”是黨的性質、宗旨對黨員干部要求的進一步具體化,為黨員干部修身做人、為官從政、干事創業提供了重要遵循。嚴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古語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嚴以律己,是黨員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為政之基。在新形勢下,領導干部所面臨的考驗與誘惑復雜多樣,唯有常懷律己之心,方能保持清正廉潔。
一、嚴于律己,就是要對黨忠誠踏實做人。
一是堅守信念、加強修養。堅定的政治覺悟是對黨員干部首要的基本要求,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保持先進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堅守理想信念,就要加強理論修養,在素質上體現過人的本領;加強用權為民修養,在為人民服務上體現先進性;加強執政能力修養,在實績上體現效能性;加強道德修養,在作風上體現示范性;自覺養成接受制度和機制約束的修養,在遵章守制上體現自律性。黨的理想和信念是共產黨的最本質的東西,是根本的、長遠的,管方向管目標的。在工作中,我們要把黨的理想信念融入到自己的精神和血液中去,不斷升華和完善黨性修養。
二是干凈做人、踏實做事。隨著社會的變革,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各種形形色色的誘惑猶如污濁暗流在蔓延肆虐,時刻沖擊、腐蝕著領導干部的靈魂,考驗著黨員干部的自持力與忍耐力。作為黨員干部,應始終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以高度的自覺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去抵抗形形色色的誘惑,去克服人性的弱點,去戰勝自己欲望的沖動。干干凈凈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就是要淡泊名利、秉公用權。“思知足以自戒”,黨員干部要保持干凈,就要淡泊名利,不要為一官半職扭曲自己的人格,不要為蠅頭小利損壞自己的形象,秉公用權,本分做人,規矩做官,踏實做事,要按照崗位職責認真行使相應的權力,堅持集體把關,慎重決策。
三是勤學善思
自我完善。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注重對黨員干部意識形態領域的教育和管理,將一些優秀的思想文化和黨的理論方法成功運用起來,來指導著我們的工作與學習。他從擔任總書記以來,讓我記住了許多的熱詞,如:“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既打老虎、又拍蒼蠅”;“時間都去哪兒了”;“蠻拼的”;“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等等,這些既蘊含著深厚的中國文化和語言藝術得哲學思想,既拉近了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也體現了一位國家領導人學識的深厚修養。作為黨員干部,就應緊跟習近平總書記的步伐,不僅僅把這些語言和詞匯記錄在筆記本上,更應深學、細照、篤行,積累深厚的工作藝術,發揮應有的工作水平,要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勤學善思、自我完善,從學習積累、工作管理中提煉精華、總結經驗,這樣才能推動各項事業的向前發展。
二、嚴于律己,就是要一日三省居安思危。
一是對照黨章、勿忘初始。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不把黨章當回事,不按黨章規定去做,曾經誓言忠誠,如今選擇背叛;多少莊嚴承諾,逐漸失色模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就要尊崇黨章,以嚴明的紀律維護黨章,把黨章的權威立起來。我們既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面對黨旗宣過誓,就成了有組織的人,就必須受到黨章黨規黨紀的剛性約束,就要在政治上講忠誠、組織上講服從、行動上講紀律。重學黨章,勿忘來路,這是我們應該長期堅持的一件大事。
二是自我批評、勤于自省。要有效地開展自我批評,須先善于自省,因為善于自省是自我批評的前提和基礎,需要勇敢的精神和謙虛的態度。自省,從某種意義是講,是在靈魂深處鬧革命。辯證法告訴我們,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如果一個人擔心主動改過會丟面子,那么他不可能去自省。如果一個人總是自以為是,夜郎自大,他也不可能去自省。“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表明了反省對于個人進步的重要作用。我們在生活中總是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如果我們黨員干部能夠經常審視自己的行為,思想,防微杜漸,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克服自己的缺點,久而久之,才能做到信念如鐵、意志似鋼、立場堅定、永不迷航。
三是珍惜形象、愛護聲譽。習近平同志曾經多次闡述領導干部的道德修養問題。如2007年在上海工作期間,他就明確告誡各級領導干部要“大道不偏離,小節不喪失”。重視道德修養,也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精髓之一。黨員干部只有珍重人格、珍愛聲譽、珍惜形象,常修為政之德,積小德養大德,自覺正心、修身、齊家,才能永葆大道不偏離,小節不喪失,才能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夢想。
三、嚴于律己,就是要遵規守紀懂得敬畏。
一是遵規守紀、行有所止。黨的規矩體現的是黨性、黨紀、黨風,“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黨的紀律和規矩,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剛性準則,是不可逾越的底線。反思自己平時的工作和生活,雖然能夠充分認識到八項規定的重要性、嚴肅性,并能夠做到嚴格執行,但沒有能夠從思想深處認識到生活圈、朋友圈和小事小節的影響,也存在著勤儉節約意識不強、對身邊工作人員約束不嚴等現象。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領導干部案例中,很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這些人忘記了自己是黨的干部,不知不學黨規黨紀,無視規制、不講廉恥,根本不把國法黨規當回事,沒有戒懼之心。這些都使我深刻的認識到,黨的紀律和規矩是真正帶電的高壓線,必須不折不扣地得到遵守,更不能擅自逾越。
二是知古鑒今、心存敬畏。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對自己的歷史文化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汲取經驗和教訓,取精華、去糟粕,把握住文化根脈,堅守和弘揚優秀傳統,讓民族文化的生命得以延續。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強調“民惟邦本”“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告誡為政者必須體察民情、關注民生。中國傳統典籍還有許多官德官箴,告誡為官者,官職越高、權力越大,越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因此我相信,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會吸取經驗教訓,存在不知敬畏肆意妄為、總是迷信權力大于黨紀國法的思想,最終是會付出相應的代價。
三是上緊發條、堅守底線。毛澤東同志曾說“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輩子”是從始至終的完整過程,不是一時,也不是一段。“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靠的是持久的定力。“光榮退休”、“安全著陸”都是對依靠定力走完人生工作里程的最好注腳。大凡“沒光榮”的、“沒安全”的,并非從走上為黨工作的那天起,就注定的,而是因為在路上的一時或一段,有的甚至臨近終點時,失去了應有的清醒,動搖了應有的堅定,忘記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戒,忘記了紀律面前沒有例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造成了前功盡棄、終生皆毀的結局。因此只有我們時刻上緊發條,一生堅守原則底線,才能固化定力,邁好事業步,走好人生路。
篇二:
黨的紀律建設特別是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我黨永葆青春與活力的基石,沒有嚴明的紀律和嚴肅的政治規矩我們黨不可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沒有紀律,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無從發揮,組織力,戰斗力和領導力就無從談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共產黨的根本屬性決定,她必須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代表先進文化的需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肌體是否健康,黨員的黨規黨紀意識是否強化直接決定著領導全國人民勵精圖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成敗。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全面的戰略思想中,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政治保障是全面從嚴治黨,只有抓住了全面從嚴治黨這個總樞紐,才能匡正綱紀,建立良好的社會政治生態持續,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一、 強化四個教育,抓住領導干部的關鍵“少數”
黨員領導干部是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各部門、各團體的關鍵核心。領導干部的紀律意識強不強,作風優不優,政治素養高不高直接決定著本部門的發展。黨員領導干部是否對黨的政策、法規、方針、路線、理論、措施,真信、真學、真用決定著黨在各級機關的先進性和領導力能否真正發揮。對黨員領導干部要定期進行黨性教育、紀律教育、歷史教育和警示教育。
強化黨性教育,要重溫黨的歷史,回顧黨的優良傳統,梳理黨篳路藍縷創業的艱難以及浴血奮戰取得勝利的過程,引導黨員干部明確自己的定位,為什么要入黨,入了黨以后怎么辦,自己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與黨的要求還有哪些差距,自己的言行,所作所為是否符合黨的要求,某些舉動是否背離了黨的原則與宗旨,與黨員的身份明確不符。
強化紀律教育,要讓黨員領導干部明確紀律的紅線是什么,紀律的高壓線為什么不能碰,黨章黨規都寫了什么,明確了怎樣的權力和義務,黨紀嚴于國法,既然做了黨員領導干部,就必須受到紀律的約束和規范,在黨紀和國法面前,沒有任何可以任性而為的“鐵帽子王”,紀律是能成方圓并一定要成為方圓的根本遵循,無論職位多高,無論官職多大,都不可逾越,違背必受懲罰。
強化歷史教育,要用鮮活的事例和歷史的興衰榮辱來引導黨員領導干部反思,為什么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為什么要堅守社會的大道,而要拋卻自私自利的小謀?為什么光陰流轉,世事輪回,不變的是人間正道是滄桑?為什么歷史上的封建王朝總是走不出歷史的周期律?為什么毛澤東主席告誡全黨同志,從延安到北平是進京趕考,不僅有鮮花和掌聲,更應該有紀律和警惕。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教育是黨員領導干部嚴明黨規黨紀的思想基礎。
強化警示教育,要通過實際案例庭審,模擬法庭、展覽展示等方式讓黨員領導干部在他人的淚水與悔恨中看到自己的未來。貪污受賄、瀆職怠職、玩忽職守,在黨規黨紀的天網面前不可能逃脫,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警示教育的目的不是觸動一番,唏噓幾聲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要從根本上觸及靈魂,不要讓別人身陷囹圄的背影成為未來的自己。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清楚,手中的權力究竟來自哪里,如何謹慎用權,以紀以法用權,這才是警示教育的落腳點和目的所在。
四個教育是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加強政治和規矩意識修養,提升個人品質的必由途徑。思想的大腦清醒了,健康了,行為才能有的放矢,才能隨心所欲不逾矩。
僅靠思想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織密、織緊制度的籠子。一方面要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監察法》《行政管理法》等法紀法規切實貫徹落實,根據社會發展的變化及時予以調整,該補充修訂的要適時補充修訂,該廢止的果斷廢止。另一方面,要加大法紀、法規的執行力度,達到打倒一個,教育一片的目的。
二、 深化問責監督機制改革,將問責效果真正落實
部分黨員領導干部之所以敢肆無忌憚,恣意妄為主要原因是漠視法紀的存在,輕視黨規黨紀的執行力,缺乏責任倒查和終身責任追究機制。拍拍腦袋決策,拍拍屁股走人,人大、政協“軟著路”,風光與實惠同行。規矩,紀律,法紀好像“神馬都是浮云”,只有利益和自己在官本位映射下權力無限放大才是最實惠的。他們抱著“權力不用、過期作廢”的惡劣思想,想法設法搞利益尋租,想法設法搞權力裙帶,想法設法勾肩搭背、沆瀣一氣,形成攻守同盟,更有甚者,明的一套,暗的一套,打規矩的擦邊球,這都是規矩、紀律缺乏實際效力和執行力的客觀表現。其根本是有些黨規黨紀較為“高大上”,不夠接地氣,與現實的環境有所脫節,具體措施不夠明確。
在黨員干部的為政任職中,要加強屬性監管與問責監管相結合。黨員領導干部犯了錯誤,違反了黨紀黨規,不僅要追究黨委的領導主體責任,而且要追究單位或部門紀檢機關的監督責任。兩個責任的有效落實,能夠為黨員領導干部任性的權力之手上上一把鎖。問責務必嚴肅,追究務必徹底,該給處分的給處分,該撤職的撤職,該移交司法處理的堅決快交快辦,絕不遲疑。絕不冤枉一個好人,也決不讓一個壞人得逞。主管部門的監督、組織部門的監督、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應該各司其職,相互配合,讓問題曝露出來,用陽光最好的防腐劑曬一曬。
在黨員領導干部退居二線或退休時,對其當時所作的決策建立終身追究機制,決策是否科學,是否嚴守黨規黨紀,有沒有打招呼、遞條子搞權力尋租的問題,造成遺患無窮的惡劣影響,或有個人問題被查出,即使自然人死亡也不可原諒。終身追究和第三方評價機制的建立,有利于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在規矩的范圍中勤勉做事,有利于提升決策的科學性,減少或杜絕利益自我的行為發生。
因此,深化問責監督機制改革,才能將問責效果真正落實。
三、 簡政瘦身,減少違犯規矩的機會和空間
黨員干部違犯規矩的最根本目的是有利可圖,總想通過手中的權力適時“變現”,個別人認為,權力是短暫的,也許會稍縱即逝,而真金白銀卻是實在的。在國務院一批批簡政放權發布指令,地方接招的時候,個別黨員領導干部仍然抱殘守缺,固步自封,逆歷史潮流而動,明的政府機關不讓審批管理了,卻放到了與政府機關有著千絲萬縷聯系和利益瓜葛的各類協會中,仍然吃拿卡要,肆意踐踏規矩和紀律。
要想斬斷非法利益的黑鏈,就必須不擇不扣地貫徹中央簡政放權的重大部署,政府不該管的,要堅決交還給市場主體,不搞利益連帶,管就要管好,不該管而管了就要嚴厲問責。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簡政瘦身是黨員領導干部反腐最好的方式,必須真正貫徹好,落實好。其實,從長遠的發展來看,權力尋租滿足一部門的利益之私,不僅是壞了規矩,犯了規矩,更要命的是嚴重妨害了一方的政治、經濟發展,這是不可饒恕的。
我們加強生態環保建設,實現環境的友好可持續發展需要山清水秀,建構從嚴治黨、從嚴執政的政治新生態同樣也需要山清水秀。只有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真正守規矩、畏規矩、用規矩,政治新生態才能真正適應社會的發展,黨旗的青春與活力的光輝顏色才能永不褪色!
源于查字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