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祭掃鮮花生意火
[IMAGE]
本報訊(記者王曉婷)4月2日正值周六,從早上5點開始,就有市民陸續前往墓園祭掃。全市迎來市民祭掃的高峰。而與往年燒紙、上香、放鞭炮的祭祀老習俗相比,獻上一束鮮花,為青松培上一捧土等文明祭祀方式,成為今年祭祀主流。
早上7點,在前往輝山骨灰植樹紀念林的路上,記者看到許多前往祭掃的車輛,進入距紀念林20多公里處,幾度出現堵車現象。但現場車輛都能夠遵守秩序耐心等候,無一違規,塞堵的汽車長龍很快得以暢通。
一路上,記者還看到三三兩兩的路人扛著鐵鍬,拎著水桶,步行或騎車前往紀念林。一位市民告訴記者,他家不近,每年騎車來掃墓,都要一個多小時,但他覺得清明掃墓,一年就這么一次,騎車或步行更有意義,也免得造成擁堵,破壞了墓園的安靜。
記者發現,以往“三步一崗”的賣燒紙攤販不見了。許多手拿鮮花的流動商販,向過往車輛兜售鮮花,只要15元錢就可買到兩大束鮮花。一個小伙子告訴記者,他是第二年來賣鮮花的,去年生意挺好,沒想到今年更火。現在市民掃墓沒有不買鮮花的,許多就近村民,清明前都到這里來賣花了。
蒼松翠柏環繞下的林區,人們在忙著祭奠故人。市民陳女士此次特地為去世的父親安葬骨灰,并在骨灰前親手栽種一棵四季常青的小松柏。她告訴記者,父親生前喜歡綠色,喜歡大自然,而將其骨灰安葬在紀念林,既滿足了他生前心愿,也響應文明祭祀的號召。樹葬環保省地,還減少了喪葬費用。樹葬這種文明、環保的喪葬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接受。
源于中國鮮花禮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