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花聯
百花爭妍入佳聯
“古花已見古人醉,今花還對今人紅。”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也是賞花的大好時節。而在我國聯苑中,有不少構思巧妙的“花聯”,當我們在觀賞萬紫千紅、爭奇斗妍的春花時,品賞一下這些花聯,亦別有一番情趣。在群芳爭妍的聯苑中,花聯有其獨特的韻味。如:“競艷開花好似金錢落地;凌波出水猶如寶箭朝天。”上聯描寫油菜花,下聯描寫荷花,不但對得工整,而且描寫的花卉栩栩如生。
花聯中有不少構思巧妙的佳聯妙對 ,例如: “又是一年春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這是花聯中最具詩意的一副,其妙處在于
“又是”、“依然”四個虛字。該聯如果簡化成“一年春草綠,十里杏花紅”,就沒有多大意思了,只不過是機械地對仗而已。可一加上這四個虛字,全聯便活了,顯現了一種極為美妙的意境。
“白頭翁騎海馬,身披穿山甲;紅娘子坐車前,頭戴金銀花。”這是一副中藥聯,一剛一柔,一文一武,渾然成對,趣味盎然。
“畫上荷花和尚畫;書臨漢貼翰林書。”此蓮中各字音相近,顛倒可讀,趣味無窮。
相傳,清代潤州太守酷愛養花,曾出一上聯征對,曰:“君子蘭花,朝白午紅暮紫。”許久沒有妙對應答,后有一過路和尚對出了下聯:“虞美人草,春青夏綠秋黃。”不僅對得工穩,而且這兩種花草都隨時間、季節變換顏色,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古代有一副應試花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漢;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據傳上聯為皇帝所出,下聯系一考生所對,以四季對四方,四種花對四星座,臣對君,又點出了“花字”,實為妙對。皇帝甚喜,就點這位考生為探花。
解縉寫的一副春聯更妙,聯云:“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他用蒲、桃諧音葡萄;梅、桂諧音玫瑰,巧思妙對,不露斧鑿之痕。
傳說此聯的上聯是明代一尚書所出,下聯為當時的才子學士解縉所對。此聯的巧妙之處在于:上聯的
“蒲”、“桃”兩種植物名,讀起來恰好與第三種植物名“葡萄”諧音,而蒲屬草本科,桃與葡萄屬木本科;下聯的“梅”、“桂”兩種植物名,讀起來亦正好跟第三種植物名“玫瑰”諧音,而梅在春初時開花,桂與玫瑰在秋季開花。上下聯不僅形式上對仗工整,而且聯中所寫又十分符合這六種植物的自然生長規律。
“帝女合歡,水仙含笑;牽牛迎輦,翠雀凌霄。”此聯的上下聯各用四種花名組成,并且都暗含了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而聯中寫到的八種花名又都是草藥名,且
“合歡”、“含笑”、“迎輦”、“凌霄”又都當作動詞來用,構思實在是巧妙。
“競艷開花,好似金錢落地;凌波出水,猶如寶箭朝天。”這副花聯的上聯描寫油菜花花開之景,下聯描寫荷花出水之態,不但設喻貼切,生動形象,栩栩如生,而且對仗工整。
“膽瓶斜插四枝花,杏、桃、梨、李;手卷橫披一軸畫,松、竹、梅、蘭。” 這一聯一下子 嵌入 了六種花:杏花、桃花、梨花、李花、梅花和蘭花
,美中不足之處是上聯的 “梨”、“李”字音相近,而下聯中的“梅”、“蘭”卻非諧音,故有點稍欠工整。
“鵲報援朝勝利;花貽抗美英雄。”這是周總理為“抗美援朝書畫義賣展覽會”何香凝畫的一幅花鳥圖的題款。這副對聯言簡意賅,語切情深。
除了上面介紹的花聯外,還有很多妙趣橫生的佳作。例如:
聽鳥說甚,問花笑誰?
池中荷苞攥紅拳,打誰?岸上麻葉伸綠掌,要啥?
池中荷葉魚兒傘,梁上珠絲燕子簾。
荷花莖藕蓮蓬苔,芙蓉芍藥蕊芬芳。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里),荷出水面朱筆點天文。
塔內點燈層層孔明諸葛(閣)亮,池中栽藕節節太白理(里)長根。
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須梅(媒)。
竹本無心外生許多枝節,藕雖有孔內中不染污泥。
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
( “老偶新娘”諧音!)
調琴調新調,調調調來謂調妙;種花種好種,種種種成種種香。
春回先富林,林富先回春。
處處飛花飛處處,潺潺碧水碧潺潺。
處處紅花紅處處,重重綠樹綠重重。
開花芝麻步步高,出土甘蔗節節甜。
荷花莖藕蓬蓮苔,芙蓉芍藥蕊芬芳。
獨攬梅花掃臘雪,細說山勢舞流溪。
幽柏玲瓏,濃蔭送秋殘;柔柳輕盈,香茗賀春臨。
松葉竹葉,葉葉翠;人聲鳥聲,聲聲喜。
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細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
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我國有懸掛春聯的習慣,春聯里,也往往有花,比較常見而通用的有:
琴書千古意,花木四時春。
花香蝶飛舞,鳥語日初長。
芝草滿庭吐秀,杏花遍地生香。
昨夜春風才入戶,今朝楊柳半垂堤。
風吹楊柳千門綠,雨泣桃花萬樹紅。
柳眼才舒芳草地,桃腮正暈碧云天。
源于中國鮮花禮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