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理干旱 城河斷流
會理干旱 城河斷流
氣溫高降雨少,四川多地出現冬干春旱。這周,有會理“母親河”之稱的城河下流斷流。
“會理縣已經連續5年干旱,今年情況最嚴重。”會理縣農業局副局長、農機局局長魏慶德說,從去年9月底開始到現在,會理基本上就沒有怎么下雨,13日晚下了0.2毫米的雨,但仍然杯水車薪。這周,會理日最高溫在30度左右,有會理“母親河”之稱的城河下流斷流。截至目前,會理縣受災嚴重的有29個鄉鎮,174個村,受災人數達23.6萬余人,5.83萬人用水困難,1.3萬余人因災缺糧,10萬畝農作物受災。
會理縣農業局副局長、農機局局長魏慶德說,今年2月份開始農業部門已開始抗旱工作。提前做了提灌等工作,但現狀是,全縣各大水庫需水量不足50%,有的水庫已經干涸。
魏慶德介紹,春節期間會理的日最高溫都在20度左右,據當地氣象部門的數據,今年2月溫度比往年同期溫度增長13.2度。會理氣象部門預報,近來會理一直沒有降雨條件,初步預報降雨會在今年5月底到來。
同步閱讀:
氣溫高降雨少 四川35個縣出現農業干旱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曾卓琳
)記者從四川省農業廳了解到,去年11月以來,我省部分地區降雨持續偏少,氣溫同比顯著偏高。據近期農情調度、農業廳工作組實地調查和各地農業部門監測,川南、龍泉山脈和攀西地區的35個縣(市、區)發生冬干春旱,土壤水分嚴重虧缺,其中19個小麥主產縣達到重度“農業干旱”標準。旱區二臺土以上小春糧油作物長勢極差,小麥三類苗比重顯著增加。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扭轉不利局面,局部干旱可能影響全省小春全局。
旱情:受旱區域集中 主產小麥和油菜
受旱區域主要集中在川南、龍泉山脈及攀西地區相關市縣。其中川南的資中、榮縣、威遠、富順、隆昌、宜賓縣、瀘縣,龍泉山脈的雁江區、簡陽市、安岳、樂至、中江、三臺、金堂、仁壽、井研、鹽亭、梓潼、劍閣等縣(市、區)均為小麥主產縣。在持續少雨和氣溫顯著偏高的雙重影響下,旱區土壤水分嚴重虧損,特別是二、三臺土的墑情明顯不足。目前,受旱情影響的主要是部分灌溉條件較差的丘陵坡臺旱地小麥和部分旱地油菜。
據近期農情調度,截止今年2月27日全省農作物受災面積350萬畝,其中小麥受災245萬畝,表現為苗架長勢差、莖蘗不足。
措施:成立抗旱小組 對旱情情況“對癥下藥”
記者從四川農業部門了解到,目前旱情對旱區大春備耕還沒有產生實質性的不利影響。但面對干旱發生態勢,省農業廳在年前便派出工作組,督促旱區各縣(區)有針對性的落實抗旱措施并及時下發了《關于切實抓好小春作物春季田間管理和春耕備耕工作的緊急通知》(川農業函[2013]50號)。
春節后上班第一天,省農業廳任永昌廳長就率隊親赴資中、仁壽等旱區調研督查指導抗旱工作,近日又派出由農業廳廳領導帶隊的工作組和技術人員奔赴一線災區進行督查指導。
主要措施有對小麥、油菜的干旱情況“對癥下藥”;抓春季蓄水保水工作。嚴格控制棄水挖藕、捕魚,為春耕備耕蓄足水源。動員農戶管護好農田蓄水,捶糊好稻田田埂,防止跑冒滴漏。目前旱區已投入抗旱資金3960萬元,實施機電提水5151.4萬立方米,灌溉農田66萬畝。
三是狠抓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抓緊維修改造機電提灌站,保證隨時正常啟動,高效運轉。組織發動群眾對山平塘、庫、河堰進行清淤擴容、除險加固,積極新建蓄水池、蓄糞池、排灌溝渠,搶蓄春雨,增強蓄水保水和抗旱能力。
四是加強調查與指導。春節前就派出2個工作組對旱情進行了督導;2月19-21日又及時派出由廳領導帶隊的3個工作組,深入12個旱情較重的小春糧油主產縣,開展了旱情調查與指導。
五是及時召開了抗旱減災工作會。2月25日下午,我廳召開了抗旱減災工作會議,牟錦毅副廳長通報了當前旱情特點,客觀分析了當前旱情對小春生產和大春備耕的影響,要求相關市、縣一定要高度重視抗旱減災工作,迅速掀起抗旱減災、春耕備耕熱潮。省級財政安排專項抗旱資金,主要用于15個旱情較重縣的小麥提水澆苗、追肥促苗和病蟲防治。
氣象部門提醒
1、目前已進入春季,也是四川省強對流天氣多發的季節,近日我省氣溫較多年同期顯著偏高,未來一周需關注局地強對流天氣對人民生活和農業生產等的不利影響。
2、建議各地應將當前的抗旱工作進一步加強,做好大春用水的儲備工作。
3、未來一周,仍將以“干暖”天氣為主,各地需繼續做好森林草原和城市防火工作,尤其是攀西、盆地南部及川西高原等地區建議加強重點林區火源管理,及時排查火險隱患,預防森林草原火災的發生。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涼山州網-涼山彝族自治州新聞媒體平臺(m.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