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多措并舉保護礦山地質環境
涼山多措并舉保護礦山地質環境
近年來,涼山高度重視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整治與整合并舉,大力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努力走出了一條符合民族地區實際的礦山地質環境管理新路子。
強化領導 構建長效機制
涼山境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開發潛力巨大,是國家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搞好全州地質環境管理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落實各項防災責任和措施,州政府每年與17個縣市政府、35個州級部門簽訂地質環境管理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目標責任書,細化措施,落實責任,形成了州、縣(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并制定了《涼山州創建礦產資源開發新模式的意見》,堅持市場化配置資源基本取向,推進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聚集,探索形成了冕寧稀土、雷波磷礦、木里梭羅溝金礦等資源開發的規模化、集約化新模式。
針對預防和避免礦產資源開發中產生礦山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問題,涼山還制定出臺了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制度,2002年起,已在全州范圍內全面實施了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并在采礦權辦證審批階段作為必備報件之一,嚴格審查把關。
同時,為提升了國土資源管理的科技含量,近年來,僅州國土資源局就投入4000萬元,建成了集土地、礦產資源、地質災害、礦山地質環境為一體的國土資源信息數據庫,為有效開展地質環境管理及地質災害防治相關工作提供了快速反應平臺。
推進綠色礦山、和諧礦山建設
涼山嚴格按照國土資源部、財政部有關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工作及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要求,認真組織和指導州內礦山企業申請中央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示范工程項目和獎勵資金項目,爭取部、省支持,累計投入資金7200多萬元,推動州內太和鐵礦、拉拉銅礦等大中型骨干礦山企業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示范工程”、“示范基地”和“綠色礦山”建設。通過示范項目的實施,帶動全州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的全面提升,走綠色礦山開發之路。
涼山國土部門在全州范圍內持續深入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專項整治工作,依法嚴厲打擊無證勘查、“圈而不探”、非法轉讓、邊探邊采、以采代探、越界勘查和不按勘查設計(方案)施工等礦產違法行為;切實解決勘查施工對生態環境、地質環境的影響,重點檢查勘查施工造成安全隱患、環境破壞的問題,切實維護穩定的勘查秩序。
促民生保生態
按照“民生為重、民生為本”的總要求,涼山扎實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建設。督促四川江銅冕寧稀土公司、會東滿銀溝鐵礦、會東鉛鋅礦、平川鐵礦等礦山企業切實履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義務,籌措落實資金8000萬元以上,實施開展冕寧縣牦牛坪稀土礦區、會東滿銀溝鐵礦、會東鉛鋅礦、平川鐵礦排土場等礦山的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充分發揮國土資源部門作用,積極爭取部、省支持,累計投入資金4908萬元,大力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的實施。
截至2012年底,全州已立項實施了會理縣老街龍泉鐵礦、會理鎳礦力馬河礦區、甘洛縣赤普溝礦區、甘洛縣樂日溝礦區、冕寧縣瀘沽鐵礦鹽井溝流域等7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目前,2個項目已通過州級驗收,4個項目已實施完成,有效地緩解了礦山地質環境的惡化,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涼山州網-涼山彝族自治州新聞媒體平臺(m.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