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涼山州網首頁 > 涼山資訊 > 涼山生活 >  涼山昭覺縣發現世界最小恐龍足跡 如何保護成難題

        涼山昭覺縣發現世界最小恐龍足跡 如何保護成難題

        文章編輯:涼山州網(m.800yao.com)  時間:2017-01-14 21:09:47 瀏覽:   【】【】【

        涼山昭覺縣發現世界最小恐龍足跡 如何保護成難題

        昭覺發現的第一批恐龍足跡群,現已遭破壞成為一片亂石。巖壁上縱橫交錯的便是恐龍足跡。

        這里不僅發現了長度僅兩厘米的世界最小恐龍足跡

        這里還先后發現了六批次的恐龍足跡群

        但首批恐龍足跡已被破壞,如何保護勢如燃眉

        近日,來自中、美、韓三國的恐龍足跡化石研究專家宣布,他們之前在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央摩祖鄉發現的一批恐龍足跡,被確定為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小恐龍足跡。這種恐龍足跡被稱為小龍足跡(Minisauripus),長度僅2厘米左右。

        近年來,昭覺縣已發現多處恐龍足跡化石。5月1日,昭覺縣文管所所長俄比解放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就在不久前,在該縣的三比羅嘎礦區,再次發現了一處大面積恐龍足跡群,上百個足跡形成一條清晰的“Z”字形路線。這是目前當地發現的第六批恐龍足跡群,也是面積最大的恐龍足跡群。

        但是,三比羅嘎地處礦區,長期的礦石開采,已將原來的自然生態破壞。因采礦爆破,巖層不斷滑落,當地最早發現的一批恐龍足跡已被破壞無存。而其他足跡,也面臨著“得而復失”的危險。

        如何盡快地保護這些恐龍足跡化石?俄比解放為此奔走呼吁多年,但效果并不如意,仍面臨一系列難題。

        昭覺驚世“龍印”

        在涼山州昭覺縣,發現并確認了世界最小的恐龍足跡,長度僅兩厘米左右。不僅如此,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已發現了6批次的恐龍足跡群。昭覺如此富藏的“龍之足印”讓人嘆為觀止。

        科考發現 世界最小恐龍足跡

        2014年7月,由國內青年古生物學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生邢立達領隊,世界權威恐龍足跡專家、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馬丁·洛克利教授,以及韓國教員大學的金正律教授等古生物專家加盟的聯合科考隊,對涼山州昭覺縣央摩祖鄉一處崩塌巖壁下的數十個恐龍足跡,進行了考察。

        今年4月,經科考研究確定,央摩祖鄉的這批恐龍足跡,為世界最小的恐龍足跡,其生存時期為白堊紀。專家組的這一研究成果,在愛思唯爾出版集團的《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態學》期刊上進行了發表,這種恐龍足跡,被稱之為小龍足跡(Minisauripus)。

        邢立達介紹說,這種恐龍足跡,不僅袖珍,而且珍稀,其中謎團還相當多。常見恐龍足跡長度在20至30厘米,但央摩祖鄉的小龍足跡,長度僅有2厘米左右。

        “這意味著,它們的造跡者的體長只有小鳥大小,這顛覆了人們的傳統思維:恐龍并不都是龐然大物。這類小足跡的主人,可能與某種毛茸茸的美頜龍類有密切的關系。”邢立達說。

        上世紀80年代,國內學者在四川峨眉首次發現了小龍足跡。2002年,馬丁·洛克利教授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學者,在山東莒南又發現了同類足跡。與之相比,昭覺縣的這批小龍足跡保存得更完好,尖銳的趾痕異常清晰,而這意味著,它們為肉食性恐龍。而且,根據其步伐長度,推測出這批小龍的奔跑速度最高可達22.5公里每小時。

        馬丁·洛克利教授認為,小龍足跡的再次發現,有著深刻的古地理學意義。在早白堊世,東亞的恐龍足跡,主要為細趾的小型獸腳類和多樣化的鳥腳類,這些足跡顯示出較強的地區性,比如小龍足跡目前只出現在東亞,其它地方卻未曾發現,這可能與古地理因素有關。

        成批成群 昭覺已發現六批足跡

        其實,這并不是昭覺縣第一次發現恐龍足跡。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昭覺縣已經連續發現多處恐龍留下的“腳板印”。2013年,當地還發現了亞洲首例恐龍游泳足跡。華西都市報記者也曾隨同專家,參加過多次在該縣的考察。

        這些恐龍足跡中,規模最大的,是三比羅嘎恐龍足跡群。長期關注當地恐龍足跡的昭覺縣文管所所長俄比解放告訴記者,三比羅嘎恐龍足跡群,位于昭覺縣三河鄉三比羅嘎的礦山上。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因采礦爆破,陡峭的巖壁上,陸續暴露出了一批批恐龍足跡,目前已發現了上千只。

        就在不久前,在三比羅嘎礦區的一處巖石上,再次發現了大量恐龍足跡。俄比解放說,這是當地發現的第六批恐龍足跡群,在面積約400平方米的巖壁上,共有上百個腳印,構成了兩條行進路線。其中一條路線長約60米,為獸腳類恐龍足跡,單個恐龍腳印長25厘米,單步長96厘米;另一條路線長65米,是蜥腳類恐龍腳印,與上條路線間距25米,單個腳印長35厘米、寬30厘米,單步長135厘米。

        俄比解放將此處足跡群,命名為“F點”,此處與原來發現的“E點”足跡群連成了一片,加起來足跡數量約有1000個,一共有9條行進路線。這些恐龍足跡大小各異,有深有淺,行進路線也相互交織,十分有趣。

        保存完整的恐龍足跡。

        “龍印”保護困局

        在昭覺文管所所長俄比解放看來,除去觀念的問題,保護古龍足跡化石最現實的問題還在于當地財力有限,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不夠。他一再強調,恐龍足跡一旦被破壞了,就不可能再生,到時候悔之晚矣。

        警示信號

        第一批恐龍足跡已被破壞

        昭覺縣最早發現的一批恐龍足跡,也在三比羅嘎礦區。而這批足跡,現已不復存在,這令俄比解放深感痛心。

        俄比解放說,最早一批恐龍足跡發現在1991年9月,當地開銅礦爆破時,將山體震松,巖石滑落,從而暴露出了恐龍足跡。但當時無人認識,所以并未上報。直到2004年,才被確認為古生物足跡。

        俄比解放的電腦中,還存放著這批足跡未被破壞時的照片。他說,足跡在采礦區東面的巖壁上,面積約1500平方米,上面有行進有序的蜥腳類恐龍行走路線12條,足跡300多個,清晰可見。當時,縣上還專門組織了人員進行考察。資料顯示,有6條足跡線路是較大體積恐龍留下的:最大的單個腳印,長62厘米、寬60厘米,單步跨度長91厘米。

        但是,隨著礦山開采的繼續,這批恐龍足跡,如今已被震垮、掩埋。俄比解放說,雖然目前其他恐龍足跡還保存完好,但因缺乏具體的保護措施,也面臨著被破壞的危險。

        觀念分歧

        該不該保護這些腳板印

        昭覺縣這些恐龍足跡,是否該得到保護?

        作為文管所所長的俄比解放,一直是持有保護的態度,并為此奔走呼吁。俄比解放說,從目前發現的恐龍頻繁往來的行跡信息可見,在中生代時期,昭覺地區有各種恐龍在此生活。這些古生物遺跡,對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物學、古生態環境學等研究提供了絕好資料。因此,昭覺恐龍足跡群的幸存與出現,實為彌足珍貴,具有保護、研究和開發利用價值,對它的保護,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專家邢立達也認為,這些距今上億年的足跡,非常有保護的必要。恐龍足跡,具有骨骼化石無法替代的作用,骨骼化石保存的僅是恐龍死后支離破碎的信息,但足跡保存的,卻是恐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瞬間,不僅能反映恐龍本身的生活習性、行為方式,還能解釋恐龍與其環境的關系。

        然而,觀念上分歧仍在。有人認為恐龍足跡又不是恐龍骨骼化石,保護它,有啥價值?甚至認為,這些足跡不過是石頭上的一些坑坑洼洼,沒保護的必要。對此,俄比解放頗為憤慨。他說,作為自然遺產,恐龍足跡一旦被破壞了,就不可能再生,到時候悔之晚矣。況且,依托龍足跡,還可以進行旅游開發,帶動產業發展。“這是財富,可不少人沒意識到這一點。”

        古生物專家在昭覺科考。

        保護難題

        最大難題錢從哪里來

        到底該怎樣來保護恐龍足跡?俄比解放說,根據我國《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第七條,大型的或者集中分布的高等植物化石、無脊椎動物化石和古脊椎動物的足跡等遺跡化石,應當列為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他的建議是,當地應當成立自然保護區,建設恐龍博物館,對足跡進行異地保護。

        但是,保護卻一直面臨難題。一方面,因昭覺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要拿出建設需要的大筆資金,財政上的確非常困難。俄比解放認為,最重要的,是當地相關部門對此事的重視程度不夠。古生物化石應當為國土資源部門管轄,昭覺縣沒財力去完成,于是他求助于上級國土資源部門,卻沒有得到明確的回應。

        對于昭覺恐龍足跡的保護,邢立達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那就是,借鑒外地的保護經驗。重要的足跡,采集下來,放在博物館或者陳列室進行異地保護。有條件進行原址保護的,最好是現場建造保護屋。

        目前,在重慶綦江、北京延慶,以及甘肅劉家峽,均有恐龍足跡成功保護的案例。其中,重慶綦江將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進行原址保護,并開發成為一處休閑度假景點。甘肅劉家峽的恐龍足跡化石群所在地,建立起了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而北京延慶的恐龍足跡化石,從2011年發現之后,當地就采取了保護措施,設立化石保護區,并安排專人進行全天巡護,同時新建公路也繞開保護區施工。俄比解放華西都市報記者徐湘東

        攝影報道

        “龍之足印”價值

        恐龍足跡,具有骨骼化石無法替代的作用,骨骼化石保存的,僅是恐龍死后支離破碎的信息,但足跡保存的,卻是恐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瞬間,不僅能反映恐龍本身的生活習性、行為方式,還能解釋恐龍與其環境的關系。

        “龍之足印”保護

        根據我國《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第七條,大型的或者集中分布的高等植物化石、無脊椎動物化石和古脊椎動物的足跡等遺跡化石,應當列為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

        知道一下

        恐龍足跡化石從哪兒來

        據地質學專家分析,大約在1億多年前,現在的化石發現地,當時還是一片湖泊?铸堅谀嗌成闲凶吆罅粝履_印,被沉積物覆蓋形成化石,后來化石底部巖層脫落,化石因此暴露出來。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涼山州網-涼山彝族自治州新聞媒體平臺(m.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
        涼山州網公眾號

        你可能感興趣的有

        涼山州土蜂蜜

        關于我們 | 網站申明 | 廣告合作 | 文明上網 | 投訴建議 | 涼山新聞 |服務條款

        網站聲明:本站中包含的內容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進行刪除,謝謝

        Copyright ©2008-2021 m.800yao.com 涼山州網 工信部備案:蜀ICP備18013883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四川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法律顧問:張松

        川公網安備 51342502000017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久久躁狠狠躁夜夜av| 欧美重口绿帽video| 国产2021中文天码字幕| 麻豆回家视频区一区二| 国产黄大片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日本黄色一级视频|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爽爽爽爽爽爽爽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口之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桃子视频在线官网观看免费 | 尤物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欧美性另类高清极品| 免费国产人做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人人公开免费超级碰碰碰视频| 精品人妻潮喷久久久又裸又黄| 国产大陆xxxx做受视频| 69pao强力打造免费高清| 在线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日本www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欧美性另类高清极品| 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在线|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GIF免费|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视频| 青青青青草原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gogo高清全球大胆高清| 好硬好爽老师再深点|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 国产90后美女露脸在线观看| 蜜桃臀av高潮无码| 国产盗摄XXXX视频XXXX| 91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