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怎么讀?鴟的詳細是什字義么呢?鴟是指貓頭鷹嗎?
鴟怎么讀?鴟的詳細是什字義么呢?鴟是指貓頭鷹嗎?
拼音: xiāo
部首: 鳥
筆畫: 10
五筆: K G N G
基本釋義:
見〔鴟鸮〕
組詞如下:
鴟鸮 鸮張 鸮炙 泮鸮 鸮鳴 鸮音 鸮子 鸮王 鸮響 欽鸮 梟鸮 鸮鳥 狍鸮
鴟的相關(guān)組詞釋義:
鴟鸮:chī xiāo
鳥,頭大,嘴短而彎曲。吃鼠、兔、昆蟲等小動物,對農(nóng)業(yè)有益。種類很多,如鵂鹠、貓頭鷹等。
鸮張:xiāo zhāng
鸮鳥張翅。比喻猖狂,囂張。
鸮炙:xiāo zhì
謂炙鸮鳥為食。
泮鸮:pàn xiāo
典出《詩·魯頌·泮水》。謂泮林中的貓頭鷹,食泮林之桑葚,可變其丑音。比喻可以感化者。
鸮鳴:xiāo míng
鸮鳥鳴叫。亦借指惡聲。
鸮音:xiāo yīn
1.鸮鳥的惡聲。語本《詩·魯頌·泮水》:“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黮,懷我好音。”毛傳:“鴞,惡聲之鳥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夸飾》:“且夫鴞音之丑,豈有泮林而變好。”后引申為惡人的惡習(xí)。
鸮子:xiāo zǐ
指春秋越范蠡。
鸮響:xiāo xiǎng
鸮鳥的叫聲。比喻惡人的叫囂。
欽鸮:qīn xiāo
1.即欽。
鸮鳥:xiāo niǎo
《聊齋志異》十二卷篇目,鸮,是我國古代對貓頭鷹一類鳥的統(tǒng)稱。
狍鸮:páo xiāo
神話傳說中的獸名。
鸮鳥生翼:xiāo niǎo shēng yì
舊傳鸮鳥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負義。
鸮鳴鼠暴:xiāo míng shǔ bào
鸮鳥鳴叫,老鼠肆暴。比喻惡人氣焰囂張。
鸮心鸝舌:xiāo xīn lí shé
鸮鳥的心,黃鸝的鳴聲。比喻居心狠毒,但說話動聽。
鴟鸮弄舌:chī xiāo nòng shé
鴟鸮:貓頭鷹一類的鳥,比喻小人。鴟鸮賣弄口舌。比喻小人撥弄是非,得以逞強。
鸮啼鬼嘯:xiāo tí guǐ xiào
像鸮鳥啼叫、怨鬼呼號。形容聲音凄厲幽怨。
鸮的簡介:
鸮是我國古代對貓頭鷹一類鳥的統(tǒng)稱,現(xiàn)在用來命名鸮形目猛禽,該目猛禽均為夜行性鳥類,廣泛分布于除南極洲外的世界各地,現(xiàn)存約140種,其中體型最大者是雕鸮,常見的種類有長耳鸮、短耳鸮、倉鸮、草鸮、雪鸮等。
在這個大部分地區(qū),鸮被視為不吉利的鳥甚至叫它“報喪鳥”,特別是它夜間發(fā)出的哀鳴般叫聲。就是在歐洲,人們也把鸮視為不吉利的象征。其實,鸮是人類的朋友,是捕鼠的能手。鸮已被我國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鸮源自于:
《唐韻》《集韻》《韻會》于嬌切,音猇。《說文》鴞鴟,鸋鴂也。《爾雅·釋鳥》鴟鴞,鸋鴂。《郭注》鴟類。《孔疏》陸璣云:鴟鴞,似黃雀而小,幽人或謂之鸋鴂。《埤雅》鴞大如班鳩,綠色。《詩·陳風》有鴞萃止。《毛傳》惡聲鳥也。
《魯頌》翩彼飛鴞,集于泮林。又名鵩。《巴蜀異物志》鵩鴞體有文色,俗因形名之曰鵩。又名訓(xùn)狐。一作梟。又《禮·內(nèi)則》鵠鴞胖。《注》胖脅側(cè)薄肉,不可食。又有靑鴞,可作羹。《爾雅·梟鴟疏》其肉甚美,可為羹臛,又可為炙。《莊子·齊物論》見彈而求鴞炙。又獸名。《山海經(jīng)》鉤吾山有獸,狀如羊身人面,目在腋下,虎齒人爪,音如嬰兒,名狍鴞。《注》卽饕餮。與鴟鳥別一種。
文章源于百度百科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小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