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隧道貫通,大涼山將迎來動車時代
經過4年10個月的奮戰,位于四川涼山州德昌縣境內的德昌隧道貫通,標志著四川涼山成昆復線冕寧至米易段25座隧道全部貫通。今年年底,從冕寧到昆明將具備動車開行條件。
這意味著,大涼山將迎來動車時代。
4月21日上午,由中鐵十一局集團承建的德昌隧道順利貫通,這標志著成昆鐵路擴能工程冕寧至米易段全線25座隧道全部貫通,為冕米段早日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德昌隧道地處四川省涼山州德昌縣境內德昌站至米易站區間,全長14365米,最大埋深約1000米,為雙線隧道,是全線重難點、高風險工程,全隧設2個斜井和1個平導共7個作業面,隧道內存在高壓富水區、斷層破碎帶、高地應力、高地熱等不良地質,對施工技術挑戰極高,21日8時18分,隨著德昌隧道現場最后一次爆破順利完成,隧道兩端的施工工人在隧道內實現勝利會師,德昌隧道全線貫通,標志著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冕寧至米易段全線25座隧道全部貫通。據了解,成昆鐵路擴能工程是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全長623.339公里,成峨段128.698公里,2017年12月底開通;米攀段108.307公里,2020年5月底開通;目前僅剩冕米段156公里和冕峨段230公里,這兩段線路是成昆鐵路擴能工程中修建難度最大且里程最長的一段,僅冕米段全線共有橋梁95座、隧道25座,橋隧比達到63%,現目前冕米段25座隧道已全部貫通,路基、橋梁工程基本完成。T梁架設、鋪軌工程、站后四電工程、站房工程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冕峨段還剩10座隧道未貫通。新聞多一點:
最后一座打通的德昌隧道,到底有多難?
成昆鐵路公司西昌指揮部指揮長鄒永木介紹,德昌隧道洞內“昔格達”地層軟巖變形,該地質有著“見風成粉、遇水成泥”特點,被施工單位喻為在“豆腐”里面打隧道,最難時期單工作面每月推進僅22米。
成昆鐵路公司先后組織中鐵二院、國內地質專家進行了二十余次的專題會診,經過反復推演和研究,采取在隧道洞身圍巖進行預加固、仰拱加打錨桿、掌子面加中號管棚、優化洞內排水系統、二襯拱內加拱等創新舉措,突破了極端困難的“昔格達”地質層。
區域大斷裂、巖爆、高地溫等不良地質也給德昌隧道施工帶來不少麻煩。中鐵十一局峨米項目部常務副經理喬紅彥介紹,德昌隧道施工作業面平均溫度38攝氏度,最高時達43攝氏度,每天送往掌子面的冰塊多達30余噸,施工建設者不但要在“水簾洞”中“淋浴”,還要在“蒸房”中“蒸桑拿”。
德昌隧道的突水涌水難題也突出,每日最高有6萬方。施工人員對洞身圍巖噴水進行軟化處理,打孔釋放預應力等方式成功通過巖爆地質段,采取固定泵站和移動式抽水泵相結合等措施,攻克了這一難題。大涼山將迎來動車時代,那里的交通將越來越方便,期待大涼山越來越好!
來源:何釤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何勤華
綜合新聞聯播
原標題:《重大進展!大涼山將迎來動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