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車讓涼山致富的步子“快”起來
張琨
近日,一則#豬羊成群的火車也是山里孩子的校車#微博話題引發網友熱議。據了解,這列被網友點贊、央視報道的綠皮火車是往返四川普雄與攀枝花之間的5633/5634次列車,票價最高26.5元、最低2元,自1970年至今已運行半個多世紀,是四川境內最后的慢火車。但即便處在高鐵時代的當下,它依舊肩負著使命、承載著希望,堅守在大涼山深處。
這是一趟飽含百姓生活期許的“致富專列”。自全國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涼山越西蘋果首次進入香港市場、海拔2100米高山上的娃娃菜擺上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餐桌……這一幕幕場景對于以前的大涼山人來說難以想象,可隨著國家一項項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地,涼山干部群眾牢記使命、砥礪奮進,將夢想一步步照進現實。至2020年11月17日,涼山11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對于涼山人來說,這是一首“一步跨千年”的壯美贊歌。
現如今,這列見證了涼山人民幾十年奮斗歷程的慢火車依舊飽含熱情,搭載著涼山百姓的希望,一如既往地轟鳴行駛在大山深處。
這是一趟滿載學生教育夢想的“希望專列”。作為山區群眾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它不僅是全國有名的扶貧列車,同時也成為山區孩子們的“希望專列”,幾十年間,通過教育走出大山的孩子有很多很多,他們深知唯有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同時,不忘反哺建設家鄉。
“回到家鄉去!”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也激勵著更多從涼山走出去的學子擼起袖子、撲下身子,以實際行動投入到建設家鄉的隊伍中來。1985年出生的彝族青年朱地圖惹,扎根涼山州越西縣扶貧工作三年,他深耕基層,建檔立卡,帶領119名貧困村民精準脫貧;他深入挖掘地方優勢,把越西蘋果、花椒等農作物賣出了大山。“不論走多遠,我們都不能忘了來時的路,等家鄉脫貧了,再回來結婚。”而這一等,卻成陰陽相隔。2020年11月13日,時年35歲的朱地圖惹就在越西全縣摘掉貧困帽子前夕,突發疾病不幸去世。像朱地圖惹這樣助力家鄉振興的歸雁還有很多,他們默默無聞地扎根在基層,用無私奉獻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回到家鄉去”的錚錚誓言,這一只只曾經搭乘著慢火車騰飛的歸雁,正在將他們兒時的夢想盡情揮灑在這片他們成長的土地上。
十年如一日,這列滿載著幾代涼山人回憶的慢火車,將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了大山,為一代又一代大涼山人帶來了致富的新希望。那一代代大涼山人曾經許下的愿望,也正沐浴著鄉村振興的春風,加快勤勞致富的腳步,堅實地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來源:大眾網
近日,一則#豬羊成群的火車也是山里孩子的校車#微博話題引發網友熱議。據了解,這列被網友點贊、央視報道的綠皮火車是往返四川普雄與攀枝花之間的5633/5634次列車,票價最高26.5元、最低2元,自1970年至今已運行半個多世紀,是四川境內最后的慢火車。但即便處在高鐵時代的當下,它依舊肩負著使命、承載著希望,堅守在大涼山深處。
這是一趟飽含百姓生活期許的“致富專列”。自全國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涼山越西蘋果首次進入香港市場、海拔2100米高山上的娃娃菜擺上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餐桌……這一幕幕場景對于以前的大涼山人來說難以想象,可隨著國家一項項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地,涼山干部群眾牢記使命、砥礪奮進,將夢想一步步照進現實。至2020年11月17日,涼山11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對于涼山人來說,這是一首“一步跨千年”的壯美贊歌。
現如今,這列見證了涼山人民幾十年奮斗歷程的慢火車依舊飽含熱情,搭載著涼山百姓的希望,一如既往地轟鳴行駛在大山深處。
這是一趟滿載學生教育夢想的“希望專列”。作為山區群眾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它不僅是全國有名的扶貧列車,同時也成為山區孩子們的“希望專列”,幾十年間,通過教育走出大山的孩子有很多很多,他們深知唯有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同時,不忘反哺建設家鄉。
“回到家鄉去!”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也激勵著更多從涼山走出去的學子擼起袖子、撲下身子,以實際行動投入到建設家鄉的隊伍中來。1985年出生的彝族青年朱地圖惹,扎根涼山州越西縣扶貧工作三年,他深耕基層,建檔立卡,帶領119名貧困村民精準脫貧;他深入挖掘地方優勢,把越西蘋果、花椒等農作物賣出了大山。“不論走多遠,我們都不能忘了來時的路,等家鄉脫貧了,再回來結婚。”而這一等,卻成陰陽相隔。2020年11月13日,時年35歲的朱地圖惹就在越西全縣摘掉貧困帽子前夕,突發疾病不幸去世。像朱地圖惹這樣助力家鄉振興的歸雁還有很多,他們默默無聞地扎根在基層,用無私奉獻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回到家鄉去”的錚錚誓言,這一只只曾經搭乘著慢火車騰飛的歸雁,正在將他們兒時的夢想盡情揮灑在這片他們成長的土地上。
十年如一日,這列滿載著幾代涼山人回憶的慢火車,將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了大山,為一代又一代大涼山人帶來了致富的新希望。那一代代大涼山人曾經許下的愿望,也正沐浴著鄉村振興的春風,加快勤勞致富的腳步,堅實地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