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鹽源打造涼山西部經濟高地
鹽源:打造涼山西部經濟高地8月5日,州委副書記滕中平率縣域經濟調研組一行前往鹽源調研縣域經濟發展。
在鹽源縣,調研組一行先后參觀了新建成的瀘沽湖大道。一期工程全長5.5公里,投資3.41億元,目前,已經全線通車。二期工程正在規劃設計。
調研組成員在聽取了瀘沽湖大道的規劃建設情況后認為,鹽源縣搶抓機遇,高水平、高標準規劃設計了瀘沽湖大道,推進了基礎設施建設再上新臺階。瀘沽湖大道的建成,將加快鹽源縣城改造建設的步伐,提升縣城品味,擴充城市容量,帶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參觀完瀘沽湖大道后,調研組一行來到了鹽源縣衛城鎮大堰溝村,調研組成員看見,蘋果園里的蘋果樹已經全部掛果。紅彤彤的是紅將軍,綠綠的是金帥。紅頂的兩層小洋樓散落其中,許多農戶們正忙著采摘早熟的蘋果。
調研組品嘗了鮮美的蘋果,參觀了大堰溝村的新農村建設,感受了當地群眾蜜一樣的甜蜜生活。調研組成員們感觸很深,他們認為,鹽源縣委、縣政府順應民意,集思廣益,創新確立“以蘋果產業為支撐,以田園民居為特色,以新風貌為靈魂”的大堰溝新村建設總體思路,高起點、高水平建設了大堰溝村生態田園民居示范工程,實現了大堰溝村由傳統農村向現代農村的跨越,成為了一個風光秀美、物阜民康的新農村,富民效益凸顯。
緊接著,調研組一行參觀了金鐵礦業集團。沿著彎彎的山路,調研組實地深入金鐵礦業集團的開采作業面。只見許多挖掘機和卡車都在忙碌地施工。
調研組成員聽取了金鐵礦業集團負責人的工作情況匯報后認為,鹽源縣堅持“用活頭腦、用活人才、用活資源”的發展理念,堅持實施“農業立縣、工業強縣、旅游興縣”的發展戰略,抓住瀘沽湖、鐵礦等優勢資源不放松,統籌開發“兩區兩線”,突出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開放合作,強化招商引資,引進優勢企業、上馬優勢項目,把鹽源打造成了涼山西部經濟高地,縣域經濟得到長足發展。
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鐘承先、州政府副州長熊自力、州政協副主席蔣若楓,西昌、冕寧、德昌、鹽源、木里和州級有關部門主要領導參加調研。
鏈接:
鹽源瀘沽湖大道全長9.1公里,路寬40米,雙向六車道,是鹽源縣城第一城市主干道,一期工程全長5.5公里,工程投資3.41億元,全路段共有4座大橋,其中的香城大橋跨徑277米,為全州最長的市政橋梁。二期工程全長3.6公里,投資1.5億元。目前,一期工程全線通車并交付使用,二期工程已啟動規劃設計。
鹽源縣大堰溝村該村位于鹽源縣城東南15公里處,是鹽源縣衛城鎮最大的行政村。大堰溝村在鞏固發展蘋果、花椒等支柱產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果園生態雞、巨星辣椒、日光溫室大棚蔬菜等新興富民產業,人均純收入過萬元。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大堰溝村以蘋果產業為支撐,以田園民居為特色,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跨越,是鹽源縣高起點、高水平建設的新農村工程。
鹽源縣金鐵礦業集團前身是鹽源縣平川鐵礦,2011年成功改制,屬國家中二型企業。金鐵礦業集團的礦石自溶性好、雜質含量低、含鐵品位高、深受各廠家的歡迎,市場供不應求。為盡量滿足市場需求,金鐵礦業集團逐年加大投資,進行技改擴容增量,使生產能力逐年提高,容采、洗、加工為一體,形成了精礦、塊礦、粉礦三大系列產品,并注冊了“平鐵”牌商標。經過數年的發展,金鐵礦業集團已經成為是鹽源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涼山50強企業之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或網絡某些媒體,具體內容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m.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