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寧縣“五心”服務打造“微笑窗口”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冕寧縣以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為基點樹立“窗口圍繞群眾轉”服務理念,創新服務舉措,提高服務質量,增強服務效能,以“五心”服務打造“微笑窗口”。
“熱心”接待群眾。要求每名窗口服務工作人員使用規范用語,踐行服務承諾,堅持微笑服務,以一個微笑相迎,以一句問候暖心。3月以來,已接待咨詢群眾1.9萬余人次。
“貼心”服務群眾。完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增設38個鄉村兩級干部逢場天聯合辦公窗口,將轄區內所有服務內容集中。對114名窗口服務人員開展接待用語、辦事程序、政策法規等業務技能再培訓,提高辦事效率。將辦事內容、辦事程序、收費標準全部公開,實現陽光服務。推行8小時之外延時服務和民情代述服務,方便辦事群眾,受理民事代辦業務14400余項,辦結14100余項。
“細心”辦理業務。要求窗口工作人員主動接待、主動服務,詳細了解所辦事項,給予明確答復。對屬于職責范圍內的審批事項,且材料齊全、能當場辦結的要當場辦結,不能當場辦結的要明確承諾辦結時間。對申報材料不符合審批要求的,以口頭或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需補充的材料或不能受理的依據。3月以來,共受理業務14800余件,辦結14300余件。
“用心”解決問題。針對辦事群眾在辦理和咨詢中反映的問題,要求工作人員做好備案,及時與各相關部門聯系,努力解決辦事群眾反映的問題,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建立民生訴求、困難群眾、穩定工作和結對幫扶、民情民事“3+2”臺賬600余冊,解決群眾反映突出問題680余個,除涵蓋便民服務中心職能外還涉及到道路交通、用水用電、產業發展等方面。
“誠心”接受監督。首批開通23個鄉鎮視頻監控,縣行政效能辦實時對窗口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進行監督。縣政務中心負責日常督促和檢查,每月對各鄉鎮辦件情況、出勤等進行通報。設立38個舉報電話和舉報箱,及時受理群眾的控告、舉報、申訴。設立去向告知欄,明確辦事人員去向,接受群眾監督,激勵工作人員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質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或網絡某些媒體,具體內容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m.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