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有機農產品叫好又叫座
“你這些產品都是有機產品?”“是。”11月1日,在第十五屆西博會四川農業博覽會雷波有機館,四川好百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云在詳細看了雷波縣臍橙、核桃、竹筍等農產品后,向雷波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蔣成彬索要有機產品認證證書。
涼山館的有機農產品跟雷波縣一樣,在第十五屆西博會四川農業博覽會上,涼山館的有機農產品同樣叫好又叫座。那么,涼山有機農產品,賣點究竟在哪里?
600萬訂單,只要有機產品自從10月30日第十五屆西博會四川農業博覽會開館以來,蔣成彬就一直呆在雷波有機館客串咨詢顧問。當張云提出查看有機產品認證證書,蔣成彬馬上叫工作人員拿來一大摞塑封過的證書,其中,有核桃、竹筍的《有機產品認證證書》,也有臍橙、莼菜、牛羊等的《有機轉換認證證書》。
“好,我預訂600萬元的臍橙。”張云在查看了相關證書后特別提出,只要經過認證的合作社的產品。被有機產品認證所吸引,雷波有機館開館僅兩天,就吸引了參觀者1.8萬人次,500多名采購商共簽下8000多萬元的訂單。
在西博會四川農業博覽會涼山館內,德昌縣建昌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有機產品——建昌板鴨同樣賣得火。“兩天時間,現場銷售12萬元,3家農戶簽訂單100多萬元。”公司副總經理蘭質禮說,因為基地規模有限,他們不敢放開簽,不然,還可以拿下很多訂單。
有機產品不但有市場,價格也高企。“一般臍橙,地頭簽約價30元/公斤,但經過有機認證的,簽約價是58元/公斤。”雷波縣五官鄉青杠村臍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唐朝順說。蘭質禮稱,一般的鴨子100元/只,有機認證的鴨子一般可賣到200元/只。
“原來計劃在西博會四川農業博覽會上力爭現場簽約采購項目2億元,簽訂意向性采購協議6億元。”涼山州委農工委主任宋福猛說,拜有機農產品所賜,這個目標實現起來比較有把握,而且可能超過。
市場叫好,僅限高端人群“雷波臍橙、會理石榴、鹽源蘋果、金陽青花椒等成就了涼山我省第一農特產品大州的地位。”涼山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陳東告訴記者,2009年以來,涼山大力發展有機農產品,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益。
“但在實際施行過程中,我們發現有機產品做起來并不輕松。”蔣成彬說,有機產品區域的空氣、土壤、水等指標都有嚴格要求。
“請問,你知道什么是有機產品嗎?”“科學的解釋肯定不行,我只知道這種產品比較環保、健康。”在雷波有機館,家住成都市世紀城附近的居民劉海峰饒有興趣地參觀從雷波縣連土帶樹運到展場的一株臍橙樹,記者向他詢問有機產品知識,他直言搞不太明白。在西博會期間,雷波質量技術監督局向20名參觀者隨機調查有機產品知識,結果是,真正了解者不到20%。
“雖然有機產品的生產要求比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苛刻很多,但許多消費者把他們混為一談。”蔣成彬說,由于有機產品在環境、種子、生產、加工方面非常苛刻,成本很高,因此在市場上并不比無公害產品和綠色食品有競爭力,多限于高端市場。
市場太高端,消費群體有限,倒逼生產環節不能貪大求多。德昌縣建昌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去年銷售收入1000多萬元,而有機產品銷售收入僅300萬元。雷波臍橙涉及到的專業合作社有10多家、栽種面積4萬畝,目前通過有機認證的僅4家、栽種面積2萬畝。
走入尋常,各方投入需加大冕寧縣源森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山珍野菜和刺梨加工為主的企業,西博會期間,該公司的多種產品深受參觀者喜愛,但是,這家公司的產品并沒有經過有機產品認證。“我們也很想認證,但是投入太多,受不了。”公司董事長馬江紅說。
涼山從2009年開始大力推廣有機農業,但到目前,僅有23家企業和合作社的45個品種獲得有機產品認證。此項工作走在最前面的雷波縣也僅有12張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和有機轉換認證證書,“推行比較艱難,是因為搞有機產品投入比較大。”
2013年,德昌縣建昌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為茨達鄉養鴨基地搞有機認證,從到偏遠鄉鎮選址,到種鴨、圈舍、飼料、加工,投入50多萬元。蘭質禮說:“僅認證一個環節就花了3萬多元。”但在杭州萬泰認證有限公司有機產品檢查員敬宜兵看來,這個基地比較小,如果基地更大,有機認證采點更多,說不定要幾十萬元。
雷波縣在發展有機產業過程中,每年整合投入2000-2500萬元。“縱然如此,在有機產品產業化過程中,仍然捉襟見肘。”蔣成彬說。
“雖然目前有機產品的消費多在高端人群,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有機產品走入尋常百姓家是大勢所趨。”陳東認為,順應這個趨勢,有利于有機產業做大做強,當然各方投入需加大。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
涼山館的有機農產品跟雷波縣一樣,在第十五屆西博會四川農業博覽會上,涼山館的有機農產品同樣叫好又叫座。那么,涼山有機農產品,賣點究竟在哪里?
600萬訂單,只要有機產品自從10月30日第十五屆西博會四川農業博覽會開館以來,蔣成彬就一直呆在雷波有機館客串咨詢顧問。當張云提出查看有機產品認證證書,蔣成彬馬上叫工作人員拿來一大摞塑封過的證書,其中,有核桃、竹筍的《有機產品認證證書》,也有臍橙、莼菜、牛羊等的《有機轉換認證證書》。
“好,我預訂600萬元的臍橙。”張云在查看了相關證書后特別提出,只要經過認證的合作社的產品。被有機產品認證所吸引,雷波有機館開館僅兩天,就吸引了參觀者1.8萬人次,500多名采購商共簽下8000多萬元的訂單。
在西博會四川農業博覽會涼山館內,德昌縣建昌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有機產品——建昌板鴨同樣賣得火。“兩天時間,現場銷售12萬元,3家農戶簽訂單100多萬元。”公司副總經理蘭質禮說,因為基地規模有限,他們不敢放開簽,不然,還可以拿下很多訂單。
有機產品不但有市場,價格也高企。“一般臍橙,地頭簽約價30元/公斤,但經過有機認證的,簽約價是58元/公斤。”雷波縣五官鄉青杠村臍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唐朝順說。蘭質禮稱,一般的鴨子100元/只,有機認證的鴨子一般可賣到200元/只。
“原來計劃在西博會四川農業博覽會上力爭現場簽約采購項目2億元,簽訂意向性采購協議6億元。”涼山州委農工委主任宋福猛說,拜有機農產品所賜,這個目標實現起來比較有把握,而且可能超過。
市場叫好,僅限高端人群“雷波臍橙、會理石榴、鹽源蘋果、金陽青花椒等成就了涼山我省第一農特產品大州的地位。”涼山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陳東告訴記者,2009年以來,涼山大力發展有機農產品,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益。
“但在實際施行過程中,我們發現有機產品做起來并不輕松。”蔣成彬說,有機產品區域的空氣、土壤、水等指標都有嚴格要求。
“請問,你知道什么是有機產品嗎?”“科學的解釋肯定不行,我只知道這種產品比較環保、健康。”在雷波有機館,家住成都市世紀城附近的居民劉海峰饒有興趣地參觀從雷波縣連土帶樹運到展場的一株臍橙樹,記者向他詢問有機產品知識,他直言搞不太明白。在西博會期間,雷波質量技術監督局向20名參觀者隨機調查有機產品知識,結果是,真正了解者不到20%。
“雖然有機產品的生產要求比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苛刻很多,但許多消費者把他們混為一談。”蔣成彬說,由于有機產品在環境、種子、生產、加工方面非常苛刻,成本很高,因此在市場上并不比無公害產品和綠色食品有競爭力,多限于高端市場。
市場太高端,消費群體有限,倒逼生產環節不能貪大求多。德昌縣建昌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去年銷售收入1000多萬元,而有機產品銷售收入僅300萬元。雷波臍橙涉及到的專業合作社有10多家、栽種面積4萬畝,目前通過有機認證的僅4家、栽種面積2萬畝。
走入尋常,各方投入需加大冕寧縣源森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山珍野菜和刺梨加工為主的企業,西博會期間,該公司的多種產品深受參觀者喜愛,但是,這家公司的產品并沒有經過有機產品認證。“我們也很想認證,但是投入太多,受不了。”公司董事長馬江紅說。
涼山從2009年開始大力推廣有機農業,但到目前,僅有23家企業和合作社的45個品種獲得有機產品認證。此項工作走在最前面的雷波縣也僅有12張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和有機轉換認證證書,“推行比較艱難,是因為搞有機產品投入比較大。”
2013年,德昌縣建昌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為茨達鄉養鴨基地搞有機認證,從到偏遠鄉鎮選址,到種鴨、圈舍、飼料、加工,投入50多萬元。蘭質禮說:“僅認證一個環節就花了3萬多元。”但在杭州萬泰認證有限公司有機產品檢查員敬宜兵看來,這個基地比較小,如果基地更大,有機認證采點更多,說不定要幾十萬元。
雷波縣在發展有機產業過程中,每年整合投入2000-2500萬元。“縱然如此,在有機產品產業化過程中,仍然捉襟見肘。”蔣成彬說。
“雖然目前有機產品的消費多在高端人群,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有機產品走入尋常百姓家是大勢所趨。”陳東認為,順應這個趨勢,有利于有機產業做大做強,當然各方投入需加大。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