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送進大涼山
昨天,好不容易聯系到了志愿者“老哥”。“大山里的信號差,手機時不時就接不到訊號。”話筒那端,“老哥”說,他們剛從大涼山越西縣出來,準備前往第三站木里縣。
此次“愛心書包”漂流活動共分三站,首站是大涼山美姑縣蘇洛鄉村。從9月17日以來,4輛越野車載著19名志愿者,已經奔波了3000多公里。“學;径荚诖笊嚼,車子壓根開不進去。”“老哥”說,他們得徒步而進,一走就是將近2個小時的路程。好在老天作美,天氣一直較為晴朗,這為志愿者們徒步前行提供了便捷。
第一次參與書包漂流活動的志愿者李昱,說起看到蘇洛鄉的學校時,感到既震驚又心酸。“那是一個藏匿在深山里的學校,矮土墻、破門窗,簡陋至極。黑板是活動黑板,便于收放。教室沒有門,里面光線黑暗。然而,就在這一片黑暗中,閃爍著10多雙渴望的眼睛。”李昱說。大家對孩子們打招呼,他們有些膽怯地回望,眼神里又帶著無限疑惑。
在蘇洛鄉,志愿者們扎根學校。白天,那里最高溫度只有5℃。夜幕中,大伙兒只能依靠蠟燭或是手電筒照明。晚上睡覺,志愿者們都在帳篷里相擁取暖。
原以為大涼山美姑縣的環境夠差了,沒想到第二站越西縣申普鄉的硬件條件更為糟糕。“這里的輟學率達到80%。在這里,我們住了兩天。”李昱說,山里人家沒辦法上學,送書包的途中,他們還看見山中有兩個大約5歲的孩子在放牛。為了盡快把“愛心書包”送到孩子們的手中,志愿者們分頭行動,來回四五個小時的徒步行走是常事。
送書包過程中,有個場景令李昱最為深刻。孩子們坐在破舊的學校,講著當地方言。純真的孩子似懂非懂地聽著老師解釋眼前拎著書包的叔叔阿姨。“老師怎么教,他們就在明信片上怎么寫。”想到這個,李昱心里就非常難過。
李昱說,在申普鄉的時候,因為下過雨,路面變得泥濘不堪,車子壓根無法前行。出發前,村民們自發從家里取出柴火,一堆堆地放在路面,讓4輛車子能夠緩緩開出村里。村民們的舉動,也讓志愿者們非常感動。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
此次“愛心書包”漂流活動共分三站,首站是大涼山美姑縣蘇洛鄉村。從9月17日以來,4輛越野車載著19名志愿者,已經奔波了3000多公里。“學;径荚诖笊嚼,車子壓根開不進去。”“老哥”說,他們得徒步而進,一走就是將近2個小時的路程。好在老天作美,天氣一直較為晴朗,這為志愿者們徒步前行提供了便捷。
第一次參與書包漂流活動的志愿者李昱,說起看到蘇洛鄉的學校時,感到既震驚又心酸。“那是一個藏匿在深山里的學校,矮土墻、破門窗,簡陋至極。黑板是活動黑板,便于收放。教室沒有門,里面光線黑暗。然而,就在這一片黑暗中,閃爍著10多雙渴望的眼睛。”李昱說。大家對孩子們打招呼,他們有些膽怯地回望,眼神里又帶著無限疑惑。
在蘇洛鄉,志愿者們扎根學校。白天,那里最高溫度只有5℃。夜幕中,大伙兒只能依靠蠟燭或是手電筒照明。晚上睡覺,志愿者們都在帳篷里相擁取暖。
原以為大涼山美姑縣的環境夠差了,沒想到第二站越西縣申普鄉的硬件條件更為糟糕。“這里的輟學率達到80%。在這里,我們住了兩天。”李昱說,山里人家沒辦法上學,送書包的途中,他們還看見山中有兩個大約5歲的孩子在放牛。為了盡快把“愛心書包”送到孩子們的手中,志愿者們分頭行動,來回四五個小時的徒步行走是常事。
送書包過程中,有個場景令李昱最為深刻。孩子們坐在破舊的學校,講著當地方言。純真的孩子似懂非懂地聽著老師解釋眼前拎著書包的叔叔阿姨。“老師怎么教,他們就在明信片上怎么寫。”想到這個,李昱心里就非常難過。
李昱說,在申普鄉的時候,因為下過雨,路面變得泥濘不堪,車子壓根無法前行。出發前,村民們自發從家里取出柴火,一堆堆地放在路面,讓4輛車子能夠緩緩開出村里。村民們的舉動,也讓志愿者們非常感動。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