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尋花海”:一夢千尋啟華章
“夢尋花海”:一夢千尋啟華章——濕地五期即將開啟壯闊畫卷[IMAGE]
綠野新河原生態民族文化體驗村在西昌邛海的東北岸上,有著環海最為寬闊的一片土地。
濕地五期恢復工程的持續推進,結束了這片土地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拆遷工作,開始了最大規模的規劃建設。
幾經斟酌與商榷,這個凝聚了各界目光的工程被最終定名為“夢尋花海”。
這個夢想是西昌恢復碧波萬頃盛況邛海的寫照,這個夢想是西昌恢復重建“地球之肺”的承載,這個夢想是西昌豐富國家級旅游城市內涵的延續。
一夢千尋,邛海尋夢,西昌尋夢。濕地五期,將成為環繞邛海“生態花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成為西昌萬畝濕地濃墨重彩的畫卷。
尋回“生態之夢”
構筑立體生態保護屏障在濕地建設之前,邛海的歷史大概可以總結為:不斷被水土流失蠶食,不斷受人類活動影響的歷史。
濕地是“地球之肺”,邛海是西昌之本。世世代代居住在邛海邊的人們,雖然心憂母親湖,卻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保護邛海的宏偉篇章,從波瀾壯闊的濕地恢復重建系列工程開始。濕地五期,在前幾期的基礎上誕生,更重視對邛海的保護,對濕地的恢復。
根據規劃,濕地五期以邛海高原淡水湖泊自然濕地的修復為立足點,以河口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展示為特色,是按國際重要濕地標準建設的生態公益性項目,更加生態和自然。
同時,濕地五期是在繼承前四期“生態化、去公園化、景觀性和功能性有機結合”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奮進一步,以河口水土保持和三角洲濕地恢復為重點,協同邛海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消除泥沙淤積這一威脅邛海生態系統安全的最大因素。
水是制約邛海濕地建設的關鍵,水環境的質量決定邛海濕地的質量。濕地五期恢復工程在實施區域水源污染監測的基礎上,將從疏浚、配水、生物治理三方面入手,改善邛海濕地水體環境和水體質量。
濕地五期最為顯著的作用之一,是在邛海東北岸構筑起一條立體生態保護屏障,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邛海的水體污染。
在邛海的東北岸上,將鋪設總長15公里的截污干管,建成后,從川興鎮范圍流入邛海的污水全部截留入干管。采用這條截污干管,再結合濕地多級生物過濾凈化等手段、設置沉沙清淤場等工程,邛海水污染問題和入湖河流對邛海造成的淤積問題都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與此同時,西昌、喜德、昭覺、普格等縣市將實行聯動,切實加大地表徑流的保護,加大入海河流上下游綜合治理,特別是源頭治理,同步推進水源地保護工程建設。
濕地五期生態屏障的建立,將畫出生態邛海、生態西昌濃墨重彩的一筆。而環繞邛海的一圈濕地,將以更為強大的功能再現盛況邛海的生態效益。
[IMAGE]
尋獲“和諧之夢”
推動濕地保護達一流水平邛海是西昌的城市生命線,也是旅游資源的靈魂,西昌的和諧發展,需要邛海的和諧發展。濕地五期工程,堅持“保護、保障、挖潛和集約利用”的原則,為確保生態文明建設與旅游產業發展良性循環提供了有力支撐。
打造邛海“國際重要濕地”,不僅是涼山堅持“生態立州”的具體體現,還是建設美麗涼山,構筑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重要舉措。
生態文明是和諧發展的重要內容,濕地五期在彰顯重要生態功能的同時,還將成為西昌探索和諧發展之道的有力舉措。
濕地五期堅持優勢資源開發與保護并重,高起點科學規劃,學習借鑒了國際國內濕地建設成功經驗,積極探索高原湖泊水質生態保護與城市濕地建設新模式,推動濕地保護區建設達到國內領先、世界一流水平。
建成后,濕地保護區景觀性和功能性有機銜接起來,將進一步優化公共服務設施的整體科學布局,提高已建成濕地保護區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有效保護濕地資源。濕地五期還將在城市與邛海濕地保護區之間建設生態隔離帶和田園過渡帶,進一步彰顯濕地保護區生態功能,有效降低城市對濕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同時,濕地五期將進一步優化和突出濕地保護區主題,構建旅游文化的主題元素,并對加大邛海濕地保護區宣傳,進一步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
對于邛海本身而言,濕地五期的意義更是非凡。
根據《邛海濕地五期植物專項報告》顯示,由于人為活動影響,導致邛海原生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在邛海濕地景區,挺水植物以上群落基本消失,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分布銳減,同時,外來物種入侵也是邛海濕地面臨的較大問題,使邛海的水生景觀環境受到較大影響。
植物是整個邛海濕地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者,在整個生態系統食物網的構成和生態鏈的完善方面起著基礎性的作用。濕地五期在借鑒前四期植物選擇和配置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充分考慮適應西昌邛海氣候、海拔及立地條件的植物,完善了園林植物配置,突出了原生植物恢復與保護。
在濕地五期的規劃中,土著水生植物和水禽保護區以及天然土著魚繁殖保護區赫然在列,其目的就是加強邛海原生動植物保護,以突出邛海生態保護功能。
[IMAGE]
尋找“發展之夢”
打造城市生態濕地旅游知名品牌建成后的濕地五期東起小花山西側,西臨邛海濱水岸線,南接“夢回田園”濕地(濕地六期),北連“煙雨鷺洲”濕地(濕地三期),規劃面積8341畝,其中陸域濕地面積6012畝,水域濕地面積2329畝。
濕地五期功能分區為“兩片、四帶、兩區、一場”,即官壩河口水土保持及濕地恢復片區、小青河口水土保持及濕地恢復片區;農田水質凈化林帶、北岸濕地恢復及展示帶、東岸岸線生態修復帶、公共活動支撐帶;天然土著魚繁殖保護區、土著水生植物和水禽保護區和官壩河沉沙清淤場。
濕地五期以科學規劃為起點,實施多元化建設模式,推動濕地保護區保護與建設取得新的成效,加快建設現代化的生態田園西昌。
同時,在凸顯生態功能之外,濕地五期還與新村規劃建設、群眾安居致富、生態旅游發展等緊密結合起來,拓展群眾增收致富渠道,打造城市生態濕地旅游知名品牌。
小漁村、青龍寺都是邛海東北岸的知名景點,每到節假日游人如織,為當地群眾帶來豐厚的服務業收入。濕地五期建成后,邛海東北岸的旅游經濟效益將更加明顯。
位于環海路以下的海潮寺,因其停駐白鷺的幾棵古柏樹而遠近聞名。但是,相比小漁村、青龍寺的鼎盛,目前的海潮寺顯得破舊冷清。濕地五期結合海潮寺特色,將這個不足100平方米的小寺廟一舉擴建為超過1000平方米的大院落。屆時,海潮寺必將隨著旅游浪潮愈加火熱。
在濕地五期范圍內,結合本地特色打造精品景區、景點的地方還有很多。這些景區、景點將為當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承接發展機遇,邛海東北岸的人們已經在準備。在拆遷量最大的焦家村,拆遷戶們雖然還租住在他人屋檐下,但是一個個鄉村旅館已經在他們的構思當中。“小別墅”式的安置房,正是開啟他們夢想的基點。而整個村,已經在構思朝著“旅游大村”方向去努力。
這一切的夢想,都是因為濕地五期建設而帶來的。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