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旅游資豐富
涼山州旅游資源豐富獨特,旅游產業發展迅猛,發展前景廣闊。 第一,涼山旅游資源絢麗多彩。
我州資源富集、得天獨厚,旅游資源尤為絢爛多姿、優勢突出。 在旅游資源方面, 涼山地處“大香格里拉旅游環線”腹心地帶,有代表性的景區、景點160 多個,國家和省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 7 個, 4A 級景區 4 個,川南勝境邛海 —瀘山景區、瑤池仙境瀘沽湖景區、神姿仙態螺髻山景區、宗教和生態旅游勝地靈山景區、航天高科技西昌衛星發射基地景區、 “ 最后的香格里拉 ”
木里藏鄉景區等馳名中外,州府西昌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舉世聞名的航天城、月亮城,被譽為“御寒避暑勝地、休閑度假天堂”,是“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
在民族文化資源方面, 涼山是全國彝族文化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的地區,有全世界唯一反映奴隸制社會形態的專題博物館,“彝族火把節”被遴選為2012年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推薦項目,美侖美奐的歌舞文化、多姿多彩的服飾文化、神秘奇妙的畢摩文化、熱情豪爽的飲食文化以及婚喪嫁娶等彝族文化獨具魅力,瀘沽湖摩梭母系文化、木里藏鄉文化等異彩紛呈、交相輝映。《人民日報》贊譽“民族歌舞,北看延邊,南看涼山。”涼山民族文化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所承載的民族情感,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涼山旅游產業加速壯大。
我州在統籌推進全域涼山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大力實施旅游精品發展戰略,突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民眾參與、市場運作,突出自然生態特色、發展冬日陽光和夏季避暑之旅,突出民族文化特色、發展民族文化風情之旅,突出科技特色、發展航天和巨型水電觀光之旅,突出紅色旅游文化特色、發展紅軍長征精神傳承之旅,塑造“民族風情濃、湖光山色美、科技含量高”的涼山旅游整體形象,打造生態涼山、人文涼山、紅色涼山,推動旅游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2010 年,全州接待游客 1770 多萬人次、旅游產業收入達 64.74 億元,經濟總量從 2005 年的全省第 17 位躍升至現在的第7 位、增幅全省第一,旅游產業成為全州第三產業龍頭,進入加速壯大、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第三,涼山旅游基礎堅實有力。
近幾年來,我州不斷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加快吃、住、行、娛、購“一體化”發展,旅游綜合承載能力全面提升。全州現有星級飯店 22家、星級農家樂 132 家、旅行社 34 家、旅游社分社 7 家、旅游汽車客運公司 3家,主要景區周邊賓館飯店星羅棋布,旅游接待能力不斷增強。獨具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風格的旅游商品種類繁多,購物點布局合理。旅游線路豐富,呈點線片分布,對接連通成都、昆明、麗江等地景區景點,選擇性強。特別是涼山作為四川通江達海、融入東盟的“南向大通道”,北承成渝經濟區,南接昆明和東盟大市場,區位優勢日益凸顯。成昆鐵路縱貫南北,每天2 對旅客列車往返成都, 8 對旅客列車往返北京、重慶、昆明、西安、攀枝花;國道 108縱貫全境,雅西高速公路將于近期全線貫通,州府西昌至各縣主干公路暢通快捷;西昌青山機場已改擴建成西南一流支線機場,西昌至成都往返航班每天 5對以上,至北京、深圳每天往返 1 班,至重慶每周 4班,即將開通至昆明、上海、西安、廣州“空中走廊”,以西昌為核心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正加快形成。隨著以“四高、三鐵”(宜攀高速、西昭高速、西瀘高速、西樂高速,成昆鐵路客運專線、麗攀昭鐵路、川藏鐵路雅安至甘洛段)為重點的一系列重大項目陸續啟動,涼山交通條件將得到更大改善,必將推動涼山旅游大繁榮大發展。
第四,涼山旅游發展前景廣闊。
新形勢、新目標、新戰略,為涼山旅游產業帶來了新契機、注入了新動力、拓展了新空間。我們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全面推進旅游精品戰略,著力推動冬春陽光之旅、火把節之旅、自駕車涼山之旅、紅色旅游之旅、徒步探險之旅、民族風情之旅、生態觀光之旅、鄉村體驗之旅、洛克九百里尋訪之旅等專題精品旅游文化線路上檔升級,進一步做精旅游產品、做強旅游企業、做靚旅游品牌,爭創邛海、瀘沽湖“國際重要濕地”,加快旅游重點項目建設,要加強旅游資源開發,加強景區景點、人文景觀、精品旅游線路建設和旅游標準化、旅游人才隊伍建設,深度開發旅游產品,提升旅游宣傳營銷水平,推進旅游產業集團化、品牌化、城鄉一體化發展,建設四川旅游發展次中心,傾力打造百億旅游產業集群,及早建成全國彝族風情最濃的旅游目的地和西部最佳陽光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實現涼山“旅游資源大州”向“旅游經濟強州”跨越。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