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喜德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止。
一、2013年政務公開工作開展情況(一)組織領導進一步強化為使政務公開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我縣著眼于建立政務公開長效機制,一是成立了由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形成了主要領導總體抓、業務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制定計劃、突出重點。縣級各行政機關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將政府信息公開作為工作重點,制訂工作計劃,突出重點,規范內容,明確標準,規定時限。根據政府信息公開具體工作的不同特點,調配內部力量,形成有機整體,提高工作效率。
(二)電子政務平臺建設不斷推進我縣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確定了延伸覆蓋縣鄉兩級電子政務外網第二期工程建設規模,全縣建設單位和所屬部門共計242個,其中,縣城延伸覆蓋91個單位和所屬部門,24個鄉鎮延伸覆蓋151個單位和所屬部門,并通過比選確定了的合作和運維模式。由于2012年遭受“8.31”特大洪災,致使我縣多年來建設的政務外網基礎平臺毀于一旦。災害發生后,外網建設重點工作從新建模式轉入恢復重建加新建模式,為圓滿完成建設任務,我縣下大決心、作大手筆、花大力氣與州移動公司合作共計投資1238萬元,從搶通州到縣的主干光纜到標準中心機房的建設無不在與災害作斗爭,無不在與時間作賽跑,截止12月31日,即將打造完成覆蓋縣鄉兩級的、進一步完善的網絡平臺和服務體系(縣城完成率達99%、鄉鎮完成率達70%)和標準中心機房建設工作。
政務網中心機房建設亮點。一是采用NE40作為網絡核心主用路由,將國家補貼的NE20作為網絡核心備用路由,確保網絡穩定性;二是在互聯網統一出口啟用天融信防火墻和SANGFOR上網行為管理(AC系統),確保網絡安全性;三是新增磁盤陣列備份系統,確保數據安全性;四是鄉鎮匯聚設備采用PTN進行傳輸,縣城匯聚設備采用PTL進行傳輸,確保網絡可靠性;五是增加48伏直流UPS和220伏交流UPS兩套后備電源,確保網絡核心區電源穩定性;六是新購置3臺服務器作為公文收發三級中心業務服務,此項業務開展后可新增加公文收發單位120個;七是啟用VPN以解決駐外機構、辦事處公文收發和訪問內部資源的要求。
同時,視頻會議系統將更新為專業級高清投影加金屬軟幕布,會場區將更新座位和調整座序,高清攝像頭也進行適當調整,政府門戶網站改版也納入財政預算。
依托政務外網平臺建成的專網有人口與計生網、審計專網。
在建中的有行政權利公開透明運行平臺、高清視頻會商(智真)系統、內部資源網及行政效能電子監察向基層延伸。
依托政務網在建中的專網有教育網、衛生網。
進一步完善依托政務外網建設的高清視頻會議系統建設并支撐好中央、省、州召開的種類會議;投資17余萬元,按省、州要求完成會商系統標準化建設;完成監察系統5個示點鄉鎮建設;落實項目建設資金165.2萬元,確保年內完成行政權利透明運行平臺建議。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一)公開情況全年通過政務網累計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705條。其中,通過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系統報送456條;政府門戶網站已報信息1263條,整理圖片8000多張,發布照片368張、視頻信息1條;黨政網報送州政府信息517條,按州政府要求公開發布我縣“三公”經費決算(和預算)財政撥款信息、完成4個部門“三公”經費信息發布,已完成州政府下達的信息報送考任務40分以上,對我縣“8.31”特大洪災災后恢復及時、準確報道和對外發布信息,有力推進我縣政府信息公開。
12345州長公開電話共受理24件,其中,辦結21件已辦結,3件在時限期內辦結。
政務服務中心共接件7046件,其中即辦件4382件,承諾件2664件,其中即辦件辦結率100%,承諾件辦結率100%,無投訴事件,群眾滿意度較高。全年共完成政府投資項目10宗,投資金額為23750.00萬元,政府采購30項,金額為823.8萬元。
報刊、電視、廣播、手機短信等媒體公開67398條,其他方式公開59372條。
完成政務網收文處理686份、發文處理73份;黨政網收文處理568份、發文處理265份,遷移新公文收發系統公文6981份。
為方便公眾了解信息,通過門戶網站、信息公示欄、電視、廣播、報刊、雜志、宣傳單以及手機短信等多方式多媒體進行公開。同時,加強了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網上填報系統升級和維護,政務網延伸覆蓋,重點信息載體網絡建設和門戶網站改版;檔案局設立查詢點,圖書館“免費超市”為公眾了解信息提供便利。
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我縣堅持將全縣發展計劃、民生工程、公共資金使用和監督、政府機構和人事、重點項目、重大工程、重要決策等信息進行公開,為群眾了解實情以及政府掌握輿情發揮了積極作用。政府門戶網站是信息公開的主要渠道,我縣在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同時,在網上公開了監督辦法,設有縣長信箱等互動方式,將政務公開工作置于廣大公眾的監督之下。
(二)公開形式1.我縣在縣政府門戶網站開設了“政府信息公開專欄”,為各公開責任單位提供了鏈接標識和信息加載模板,并公布了縣政府及其主要領導名單,各責任單位的基本情況(機構設置、組織人事、辦事程序等),開設了法規規章、政府文件、政府工作報告、人事任免、工作規則、大事記等欄目。
2.公共檢索點。指定并建立檔案局、政務服務中心為政府公開信息集中查閱中心。目前該中心已匯集了109個政府信息公開責任單位的政府信息及目錄、指南,為公眾查閱政府信息提供幫助。
3.新聞媒體我縣主要圍繞經濟建設、社會事業、政府自身建設、城市建設和管理、文化體育及重大活動、環境保護、教育衛生、節能節水等社會公眾關心和政府關注的問題及時在電視臺和《喜德拉達》彝漢雙語刊物上發布,為公眾提供更為廣泛、更為方便的政府信息發布方式,促進全民知曉率,成為打造陽光政府、服務型、效能型政府的有效平臺。
三、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一)存在問題1.我縣2012年遭受“8.31”特大洪災,致使政務外網平臺建設重創,已嚴重影響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網上填報,已嚴重影響政務大廳“一庫、兩網、三平臺”、已嚴重影響政府網站群以及政府應急聯動指揮系統建設,已嚴重影響行政權利透明運行平臺建設,制約了在線辦理和公眾參與的水平。
2.信息公開形式需進一步提高。政府機關即要重視政務網絡形式公開政府信息,也要注重適合農村和政務網不能覆蓋的邊遠地區群眾的信息公開形式。同時,政府要加強“社會公共服務平臺”、“政府政務數據中心”、“應急聯動指揮系統”建設。
3.信息的可靠性、時效性、安全性和公開意識需進一步深化。部分責任單位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重視不夠,不少單位沒有及時總結、分析工作經驗和存在問題,對下一步工作沒有計劃。政府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與公眾的需求還存在一些距離,有的甚至時效性較差,有關決策、規定、規劃、計劃、方案的草案公開、聽取公眾意見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
(二)改進措施1.進一步抓好主動公開認真貫徹落實《條例》。進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的制度和工作程序,積極多方申請項目資金,全力以赴搞好災后重建,做好財政預決算、重大投資建設項目、執法管理、環境和生態保護、食品藥品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教育、醫療衛生、重大疫情、重大自然災害以及災后恢復重建等公眾關注的政府信息發布工作;進一步健全政府及其部門的工作規則,健全決策機制,推進行政決策規范化,完善重大行政決策聽取意見制度,建立重大行政決策集體決定和實施后評估制度,嚴格行政決策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對決策制定和實施過程的監督;全面貫徹執行《涼山州行政程序規定(試行)》,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和機制,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運行,全面規范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著力解決執法不公、越權執法、多頭執法等問題。
2.積極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研究制定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的具體實施辦法,加快推進教育、醫療、住房、電信、旅游、金融、食品、藥品、農資、環保等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把辦事公開貫穿于服務的各個環節,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積極推動公共企事業單位進駐行政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不能進駐中心的,設立辦事大廳或服務窗口,集中為群眾提供咨詢、辦事、繳費等服務。
3.加強信息公開的規范化建設努力改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條件,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強政務外網建設速度,不斷創新政府信息公開辦法,拓寬信息公開的渠道,推進全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跨上一個新的臺階。
4.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充分發揮政府網站信息公開主渠道功能。
5.建設長效工作機制。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審查和更新維護、考核評估、監督檢查評議、培訓宣傳和情況通報等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公開審查制度,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發展,深入、持續、高效地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喜德縣人民政府辦公室2014年2月13日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