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中央“四川攀西地區土壤污染防治”調研座談會在西昌召開
農工黨中央“四川攀西地區土壤污染防治”調研座談會在西昌召開劉曉峰出席涼山日報11月20日訊(記者 蘇華)11月17日,農工黨中央“四川攀西地區土壤污染防治”調研座談會在西昌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劉曉峰出席會議,指出攀西地區是構建長江上游綠色生態屏障的重要一環,要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本地實際,把綠色發展的理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中,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綜合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省政府資政張作哈出席會議,介紹我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況。
全國政協常委、江蘇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江蘇省委主委、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長周健民,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同斌,農工黨中央宣傳部部長石光樹,農工黨中央參政議政部副部長王素芳,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四川省委主委王正榮,省政府副秘書長何旅章,州政協主席鄧顯祥,州委副書記滕中平出席會議。
在聽取我省、我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況介紹后,劉曉峰充分肯定四川省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的戰略舉措,認為四川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領導重視到位,機制制度切合實際,措施辦法有力有效,各地各部門工作推進有序,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他指出,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遵循。土壤保護事關廣大人民群眾“菜籃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事關農產品質量和人體健康,事關子孫后代生存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問題。我們必須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切實提高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極端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堅持把綠色發展的理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布局中,大力開展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扎扎實實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劉曉峰指出,要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污染防治工作與轉方式調結構結合起來,用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經濟發展,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鼓勵企業工藝技術裝備更新改造。要做到優質土壤優先保護,建立土壤資源保護示范區;要統籌考慮大氣、水、土壤污染的綜合治理,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擴大污染物總量控制范圍,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要堅持“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治理”的原則,形成全社會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圍;要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持保護優先、生態恢復為主,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要加強土壤污染防治的理念創新和政策落,以新舉措抓出新成效。
州政府副州長楊卉、州政協副主席蔣若楓,攀枝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農工黨攀枝花市委主委張汝林,攀枝花市副市長柳康健出席會議。會前,調研組一行考察了西昌邛海濕地保護工程等項目。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