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
涼山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涼府辦函〔2015〕238號各縣市人民政府,州級有關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州委七屆七次全會精神,加快推進我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州政府決定在全州17個縣市全面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體,試點先行、拉網培訓,總結推廣、全面鋪開”的思路,以促進電子商務與農村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重點,在全州17個縣市全面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整合郵政、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供銷合作、商貿流通和電商、生產、物流快遞等企業資源,充分發揮政府與市場的合力推動作用,加快電子商務在全州農村的推廣應用,探索建立與我州農村經濟社會相適應的新發展模式,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促進農民致富增收。
二、實施方式采取“互聯網+企業(專合社)+大學生村官”形式,探索建立“產—銷—購”集成互促的農村電商模式,將州、縣市、鄉鎮、村、移動終端五級網絡有效銜接、互促互進,從而實現“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
(一)堅持農村電商與精準扶貧相結合。充分整合省、州、縣市三級扶貧資源,將進村入戶普及電商知識、協助開辦網店、對外推介農村特色產品資源,確定為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內容,探索制定電商扶貧發展意見,落實扶持措施。
(二)堅持農村電商與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把創辦示范網點與改善鄉村出行條件和解決物流、運輸、快遞服務等電商發展難題相結合,大力實施“農村寬帶網絡覆蓋”“農村道路暢通”“金融網點建設”“農電網改造”“快遞網點覆蓋”等工程。
(三)堅持農村電商與農特產業發展相結合。立足當地產業優勢,把發展壯大富民增收產業與健全農產品網貨供應鏈、網店培育、電商實用技能培訓等電商發展措施相結合,大力實施“特色產業培育”“網店建設提質增效”等工程。
(四)堅持農村電商與旅游產業發展相結合。抓住新農村和彝家新寨建設契機,將農村電商與鄉村旅游有機結合,在條件成熟的試點村建立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網絡平臺和特色農產品線下體驗館,方便游客訂購相關的旅游產品和當地土特產品。
(五)堅持企業、專合社牽頭與大學生村官、返鄉青年創業相結合。通過政府引導,由當地企業、專合社或引進企業作為實施主體,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牽頭創辦網店,以大學生村官或返鄉青年作為技術人才,參與網店經營管理,并通過服務終端銷售本地特色農產品,同時幫助老百姓網購生產生活資料。
三、實施內容(一)建設州級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與阿里、京東、蘇寧等知名電商企業合作,建立涼山州農產品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整合全州農副產品及地域特色旅游資源,打通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鏈條。
(二)建設縣市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建成一鍵式服務農村消費者、代運營商、網店店主、種養大戶和專合社負責人等的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中心。建成一批以傳統產業為依托、特色明顯、潛力巨大的產業集群電子商務平臺。
(三)建立鄉鎮級電子商務服務站。依托鄉鎮郵政、移動、聯通、電信、“萬村千鄉”等網點,在具備條件的鄉鎮選擇空置辦公樓或商貿超市建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暨鄉鎮配送中心,作為縣市、村兩級的物流中轉庫。
(四)建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在具備條件的村建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通過遠程教育網絡、黨群通與鄉鎮服務站、縣級服務中心實現互通,搭建面向農村、服務農戶的綜合性服務系統,實現縣市、鄉鎮、村三級互聯互通。
(五)實施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工程。針對企業或專合社管理人員、家庭農場、大學生村官、青年創業者和相關鄉鎮、村干部開展以運用電子商務促進“互聯網+農業”快速發展、店鋪開設和店鋪運營等實際操作為主的專項培訓。
四、工作要求(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政府是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責任主體,要盡快組建領導機構、建立協調機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及責任分工,規范資金使用方向,合理安排工作進度。州委組織部、州委農工委、州商務局分別牽頭落實相關工作,及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共同解決示范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合理選擇示范鄉鎮。各縣市要結合本地實際,優先選擇有特色產業支撐,交通、通信、網絡、郵政物流等電商基礎條件較好,配備有大學生村官的產業村先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
(三)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各縣市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加大對綜合示范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并在金融、土地、稅費等方面出臺支持政策。
(四)開展目標督查。從今年起,將把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納入對各縣市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州委農工委、州商務局聯合州委目督辦、州政府目督辦每季度對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并定期通報。
涼山州人民政府辦公室2015年8月3日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