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源干海鄉的金邊龍舌蘭開花了
前幾天,聽說鹽源縣干海鄉鄉政府里面的一棵金邊龍舌蘭已經開花了。7月13日,我們幾人相約從縣城驅車5公里去干海鄉看稀奇,飽飽自己的眼福。
走進干海鄉鄉政府的院壩,院壩兩邊郁郁蔥蔥,在長長的花臺里面看見兩棵金邊龍舌蘭長勢旺盛,比我們平時看見的要大得多,距離我們近一點的一棵正含苞盛開。此植物葉片寬大,基部排列成蓮座狀,我們當地稱呼它為白蓮花;該株花梗由蓮座中心抽出,底部有20厘米粗,越往上就要細一些。巨大的花梗高達7至8米;最高處3至4米的花梗上布滿20多椏花柄,等待陽光的照耀慢慢開放;花枝已經高出后面的平房頂,淺黃色的鈴狀花多達數百朵布滿花柄上,在細雨紛飛的沐浴下,花朵更是逗人喜愛。
據旁邊搞建筑的工人介紹,兩株白蓮花是幾年前鄉政府人員從6公里外的果場移植到這里的,3個月前開始抽出花梗,現在已經開花3、4天了。
聽老年人介紹,鹽源縣的白蓮花在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開過一次,不久抗戰就勝利了,人們覺得此花盛開是吉利的象征;時光飛逝,到1983年7月衛城烈士陵園的白蓮花盛開,當時好多人蜂擁到衛城看稀奇,整過鹽源縣城轟動得不得了,紛紛坐班車去看熱鬧,圖過吉利;事隔28年后又才看到干海鄉的白蓮花盛開,有的人還是感覺稀奇,但是大家明顯沒有以前那么熱心好奇了,干海鄉時不時才有人去一飽眼福。
據悉,金邊龍舌蘭一般5—10年生,植株可開花,可能是鹽源這地方氣溫偏低的原因,30年左右才出現一次開花現象,所以就顯得比較稀奇珍貴。
走進干海鄉鄉政府的院壩,院壩兩邊郁郁蔥蔥,在長長的花臺里面看見兩棵金邊龍舌蘭長勢旺盛,比我們平時看見的要大得多,距離我們近一點的一棵正含苞盛開。此植物葉片寬大,基部排列成蓮座狀,我們當地稱呼它為白蓮花;該株花梗由蓮座中心抽出,底部有20厘米粗,越往上就要細一些。巨大的花梗高達7至8米;最高處3至4米的花梗上布滿20多椏花柄,等待陽光的照耀慢慢開放;花枝已經高出后面的平房頂,淺黃色的鈴狀花多達數百朵布滿花柄上,在細雨紛飛的沐浴下,花朵更是逗人喜愛。
據旁邊搞建筑的工人介紹,兩株白蓮花是幾年前鄉政府人員從6公里外的果場移植到這里的,3個月前開始抽出花梗,現在已經開花3、4天了。
聽老年人介紹,鹽源縣的白蓮花在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開過一次,不久抗戰就勝利了,人們覺得此花盛開是吉利的象征;時光飛逝,到1983年7月衛城烈士陵園的白蓮花盛開,當時好多人蜂擁到衛城看稀奇,整過鹽源縣城轟動得不得了,紛紛坐班車去看熱鬧,圖過吉利;事隔28年后又才看到干海鄉的白蓮花盛開,有的人還是感覺稀奇,但是大家明顯沒有以前那么熱心好奇了,干海鄉時不時才有人去一飽眼福。
據悉,金邊龍舌蘭一般5—10年生,植株可開花,可能是鹽源這地方氣溫偏低的原因,30年左右才出現一次開花現象,所以就顯得比較稀奇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