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精簡行政審批量居全省首位
涼山州精簡行政審批量居全省首位
日前,記者從州政府獲悉,涼山州的州級行政審批項目已從2013年的373項減少到44項,減少了329項,清理精簡率達88%。行政審批清理工作的數量和質量均居全省第一。
而這一切都源于2014年以來,涼山州開展的行政審批改革的成功實踐。
據涼山州政府副秘書長、州法制辦主任艾裕雙介紹,按照中央和省關于行政審批改革的決策部署,從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州政府成立了由法制辦牽頭州監察局、編辦等部門組成的行政審批全力審核主體,對州級原有行政審批項目進行了清理。
保留審批事項44項
據了解,涼山州行政審批改革工作多年來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此次改革,州政府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采取多種措施深入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工作,以形成規范高效的審批運行機制、科學合理的審批管理機制和嚴密完善的審批監督制約機制,使行政審批法制化和規范化。
艾裕雙表示,為進一步嚴格落實行政審批改革及成果,州政府還責成由州監察局、州審計局、州統計局等監督部門,抽查行政審批執法績效,對擅自設置行政許可、未經備案審查公布的行政審批事項以及其他執法缺位、越位、不作為執法情形,經立案查處,視其情節對不作為機關重新核定執法編制,并對責任單位和個人做出行政問責,確保本輪行政審批改革工作取得成效。
按照國家、省要求,涼山州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清理和規范行政審批項目。在逐一核對法律依據、前置條件、辦理流程和時限,并與國務院和省政府精簡審批項目進行對接后,在反復討論核對的基礎上,清理工作決定取締7項、下放25項、轉變管理方式144項、擱置4項、簡化歸并149項,最后保留審批事項44項。
節約辦事時間和成本
艾裕雙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精簡后涼山州年檢年審費用每年將節約2至5個億。將這些節約下來的錢在民間運行可以創作更大的經濟價值,同時也減少了我們社會的生產、生活成本。”
行政審批事項的精簡能給群眾的生活帶來怎樣的便捷呢?記者采訪了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州公安局。
據悉,自涼山州對行政審批項目進行清理以來,州公安局先后6次對全州公安行政審批事項進行逐級、逐類、逐項清理,目前,共清理保留行政許可事項州級16大項(25小項),其中承接省廳下放1項,縣(市)級12大項(21小項),確保所有許可事項依法設立,精簡到位。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辦戶口難”問題,涼山州公安系統積極推行戶籍制度改革,推出戶籍同城“一站式”辦理模式,變4級審批為2級審批,審批時限從15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工作日,申請人條件合格、手續齊全后只需到政務中心公安窗口,就能辦結原需跑幾個派出所才能辦理的全部業務。此項工作簡化了行政審批流程,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深受群眾好評。
通過清理,州公安局共推出37項便民利民措施,其中交警16項、出入境11項、政務中心公安窗口10項,主動探索多部門聯辦的“并聯審批”機制,容缺預審機制,網上審批機制,州縣兩級聯辦機制,創造性地為群眾提供貼身服務、代辦服務、延時服務、上門服務、綠色通道服務等個性化服務,最大限度為企業和群眾節約辦事時間和成本。
為發展提供法制保障
據悉,涼山州行政審批項目清理工作嚴格遵循了國務院和省政府決定取消和調整的項目,一律予以取消和調整。省政府決定改變管理方式的審批項目,一律按照省政府部門的處理辦法,移交相應的行業組織或社會中介機構。對雖然有法定依據,但與現實管理要求不相適應,難以達到目的的審批項目,予以取消調整,對能夠通過市場機制、行業自律有效調節的審批項目予以取消調整等九項原則。
通過清理、取消妨礙市場開發、公平競爭或者其他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審批事項,涼山州將逐步形成規范高效的審批運行機制、科學合理的審批管理機制和嚴密完善的審批監督制約機制,對推進行政審批法制化、規范化,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性,采取切實措施,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構建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政府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打造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創造一流的投資發展環境,為涼山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提供法制保障。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涼山州網-涼山彝族自治州新聞媒體平臺(m.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