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首次拍到野生大熊貓
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首次拍到野生大熊貓
4月12日,記者在雷波縣林業局獲悉,雷波縣麻咪澤自然保護區首次利用紅外觸發相機拍攝到野生大熊貓野外生活狀態影像。
每月底,雷波麻咪澤自然保護區監測人員都會深入保護區內,例行檢查布設在大熊貓監測線路上的紅外觸發式相機,為相機更換電池和存儲卡。3月29日,當監測人員查看布設的002#相機和003#相機時,出現了令人期待的大熊貓珍貴影像,頓時讓監測人員同欣喜若狂。
麻咪澤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拍攝的野生大熊貓(麻咪澤自然保護區提供)
“視頻顯示,大熊貓從早上7點到中午12點近5個小時一直在不間斷地采食竹子活動,監測到的大熊貓高清視頻長達近20分鐘,并拍攝到了10多張高清圖片。”麻咪澤自然保護區副主任張綿躍說,監測到的大熊貓的視頻顯示為3月9日,從監測視頻可以清晰看出,兩個監測點被厚厚的白雪覆蓋著,一只花白相間的大熊貓冒著嚴寒進入了監測范圍,蹲在地上后便毫不客氣地采食著竹子。相機從不同角度清晰地記錄了大熊貓的采食、個體體質、毛發、糞便等情況。
“此次拍攝到的大熊貓,從體型上看是一只年齡在10-15歲之間的成年大熊貓,體重在200-280斤之間。”張綿躍說,從視頻資料分析,大熊貓身體十分健壯,兩臺監測到的相機安裝距離1公里,監測到的顯示時間相隔5個小時,基本能夠確定是同一只大熊貓。
麻咪澤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拍攝的野生大熊貓(麻咪澤自然保護區提供)
麻咪澤自然保護區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涼山彝族自治州小涼山區雷波縣谷堆、長河、拉咪鄉境內,與馬邊大風頂、美姑大風頂、峨邊黑竹溝、越西申果莊等自然保護區處在同一大熊貓生存山帶,總面積388平方公里,是以大熊貓、四川山鷓鴣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為保護對象的野生動物類型保護區,地處東經103°10′~103°22′、北緯28°10′~28°31′之間,森林覆蓋率達61%以上,其中竹類資源面積占到了保護區總面積的65%,特別適宜大熊貓棲息、繁衍,是世界大熊貓最南端的種群棲息地。
據記載,在雷波境內曾多次發現野生大熊貓。2008年,贈臺大熊貓圓圓的“斷掌母親”雷雷,就是在雷波山棱崗境內發現的野生大熊貓,名字雷雷就是取自雷波的“雷”。
麻咪澤自然保護區(齊斌 攝)
“這是雷波境內首次利用紅外觸發相機拍攝到野生大熊貓野外生活狀態下的影像。”據張綿躍介紹,自2007年開展野生動物紅外觸發相機監測工作以來,已陸續在保護區內安裝了40多臺監測相機,拍攝到了山鷓鴣、小熊貓等保護動物影像,但大熊貓影像是保護區最期待的。
麻咪澤自然保護區自建立以來,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世界雉類協會及英國切斯特動物園等國際保護組織合作,開展了生物多樣性監測、紅外相機監測等多個項目,并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此次拍攝到的野生大熊貓影像資料極為珍貴,對研究大熊貓涼山種群基因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涼山州網-涼山彝族自治州新聞媒體平臺(m.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