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沙如雪的下一句是什么啊?大漠沙如雪的下一句釋義賞析?
大漠沙如雪的下一句是什么啊?大漠沙如雪的下一句釋義賞析?
大漠沙如雪的下一句是:燕山月似鉤。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
快走踏清秋
詩人簡介:
李賀中唐浪漫主義詩人,和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寫的詩多以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詩風以空靈甚至詭異見長,內容上主以抒發懷才不遇的悲憤;描寫幻想中的神鬼世界;描寫人民的疾苦;揭露時弊、批判統治者的荒淫昏聵,歌頌邊塞將士英勇衛勉等。
詩句翻譯:
1:平沙覆蓋著大漠,有如無邊的積雪,月亮高懸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彎鉤。什么時候我能給它帶上金絡頭,飛快奔馳著,踏遍這清爽秋日時的原野。
創作背景:
作者所處的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際,正是藩鎮極為跋扈的時代,詩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薊門一帶又是藩鎮肆虐為時最久、為禍最烈的地帶,作者希望能掃除戰亂,建功立業,但終是不被賞識。
對馬有所偏愛的作者或許受伯樂識馬所啟,結合自己懷才不遇的現實,帶著憤懣之情創作了此詩。許家印是誰的女婿
賞析如下:
一、二句展現出一片富于特色的邊疆戰場景色,如同運用賦的手法: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是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這幅戰場景色,一般人也許只覺悲涼肅殺,但對于志在報國之士卻有異乎尋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鉤”與“曉月當簾掛玉弓”
三、四句,詩人借馬以抒情:“什么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樹功勛”。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業而又不被賞識所發出的嘶鳴。
其特點為:
想象奇譎,辭采詭麗,變幻繽紛,刻意創新。詩歌意象跳躍,結構不拘常法。修辭的奇巧和詩歌語言的奇峭。但有其不足,追求奇峭虛幻而往往流于晦澀險怪,缺少完整的形象和連貫的情思脈絡,難于索解。
該文章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