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文化走廊”文學走向了世界
四川在線消息(通訊員阿克鳩射徐箭明)昭覺廣袤的平原、肥沃的土地、奔騰的河流以及在那群山和森林懷抱的溫暖,為昭覺孕育出了一顆文學的種子。27年前,彝族人中走出的文學巨匠吉狄馬加正是在昭覺生活和學習。
時光飛逝。到今天,文學的底蘊依然是昭覺縣所擁有的寶貴財富,它繼續刺激著一代一代的中青年作家堅持創作,一步一步嶄露頭角,走進文學高水平的殿堂。
2013年1月15日,第七屆“四川文學獎”頒獎儀式在成都舉行,這是每三年一屆的、省內最高規格的文學獎。這一次,昭覺縣彝族青年詩人、作家阿克鳩射帶著他的彝文長篇小說《霧中情緣》站在了頒獎臺上,他的作品,是本屆“少數民族”文學獎11部獲獎作品中的“彝文獨苗”。
5年后,阿克鳩射走進“懸崖村”,他目睹著脫貧攻堅以來貧困鄉村發展、群眾的致富以及民族的進步,創作了紀實報告文學《懸崖村》,在文學界一石激起千層浪,廣大讀者從書中感受到了脫貧攻堅的偉大進程,聽時代奏響的華章。
“讀完彝族青年作家、詩人阿克鳩射的紀實文學作品《懸崖村》,我的心里涌出一種既熟悉又疼痛的感覺。熟悉的是那片山與水,是那些人與物,是濃郁沉遠的鄉情;疼痛的是籠罩山水的光彩,是環繞人物的精神,是鄉情中新鮮甜美的氣息。這是一個從令人絕望的懸崖上打造出幸福生活的故事……”吉狄馬加在評論中寫道:阿克鳩射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入生活與社會,以飽滿的人性關懷與激情,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述了他的見聞、他的感動、他的思想,以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向我們展示了透徹人心的泥土的氣息、生命的氣息、時代的氣息。由此,我對他致以深深的敬意!
——能夠弘揚和發展民族文學,是彝族詩人筆下的最美的詩。
近年來,木帕古體、阿克鳩射、吉布鷹升分別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出版了多部作品集,并榮獲各種獎項,還得到中國作家協會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重點扶持;木帕古體、阿克鳩射、吉布鷹升、馬海里根、木帕古爾、阿育子吉、阿都拉且分別被四川省作家協會、中央翻譯局彝文編譯室推薦到魯迅文學院學習深造;報告文學《向總書記報告:懸崖村如今大變樣》獲得《人民日報》全國一百部宣傳十九大先進作品,成為四川省唯一入選《人民日報》“全國黨媒攜手邁進新時代”十九大融合報道精品100展示市州媒體作品,長詩《雪之語》、散文集《自然課》等3部作品被中國作家協會列入2018、2019年中國作家協會少數民族重點扶持作品,并陸續出版發行;阿克鳩射拍攝的2張攝影作品入選在中央宣傳部、中央改革辦、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博物館等聯合舉辦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中展出;阿克鳩射拍攝的攝影專輯《懸崖村之變》得到習近平總書記欣喜翻閱。
與此同時,諸如音樂、舞蹈、美術、攝影等諸多藝術形式,也百花齊放勇攀高峰,取得了傲人的成就。
一項項成績佐證著昭覺文學蓬勃發展的歷程。從文學看文化,又悄然演繹著昭覺文化繁榮的故事——昭覺文化的繁榮,是從“民族”向著“世界”袒露出胸脯,它的“野心”繼續追逐著民族文化崛起的夢想,它的方向指著更遠、更廣闊的未來……
該文章源于四川在線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