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涼山州網首頁 > 涼山資訊 > 字詞知識 >  兀怎么讀-兀字的拼音是啥子,兀總筆畫數意思是什么呢

        兀怎么讀-兀字的拼音是啥子,?偣P畫數意思是什么呢

        文章編輯:涼山州網(m.800yao.com)  時間:2020-03-19 23:11:36 瀏覽:   【】【】【

        漢字兀的寫法

        兀 拼音: wù 注音: ㄨˋ 偏旁部首:兒 部外筆畫:1 總筆畫數:3 五筆86/98:GQV 倉頡:MU 鄭碼:GR 電碼:0335 筆順編號:135 四角號碼:10212 UNICODE:5140 區位碼:5603基本字義介紹

        高而上平,形容禿山,泛指禿:~鷲。“蜀山~,阿房出。”

        高高地突起:~然(a.高高突起的樣子;b.突然;c.昏沉無知的樣子)。突~。

        中國元曲中用作發語詞:~那!模╠ì)(a.這,這個;b.怎么,怎的;c.突然)。

        英漢互譯

        stand upright

        各地方言集匯

        粵語:ngat6

        客家話:[梅縣腔]ngut7[海陸豐腔]ngut7[客語拼音字匯]ngud5[寶安腔]ngut7[客英字典]ngut7[臺灣四縣腔]ngut7潮州話:溫4,ug4(uk舊時又音ngurt)

        詳細解釋

        兀 wū

        ——“兀禿” wūtu:同“烏涂” wūtu。

        另見 wù

        漢字詞性變化

        兀 wù

        〈動〉動搖,搖晃 [shake]

        兀其根本而能全于長世者也。——《后漢書》

        兀 wù

        〈副〉

        還;仍然;到目前依舊 [still]。如:兀子(仍然;還);兀自(兀子。還,仍然)筆挺地 [upright]。如:兀坐(端坐)

        兀 wù

        〈代〉

        兀怎么讀-兀字的拼音是啥子

        這,那 [this;that]。如:兀是誰(那是誰;這是哪一位);兀底(這;這個);兀得(這個;這)[名]∶姓

        另見 wū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兒字部》 ·!·康熙筆畫:3 ·部外筆畫:1《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音杌!墩f文》兀,高而上平也。從一在人上。又刖足曰兀!肚f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無趾,兀者也。又《柳宗元·晉問篇》乗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盪突硉兀!对]》危石也。又兀兀,不動貌。《韓愈·進學解》常兀兀以窮年。又《正韻》臬兀,不安也。亦作卼!兑·困卦》于臲卼。又姓。《韻會》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又《韻會》或作掘!肚f子·齊物論》掘若槁木。

        說文解字

        《卷八》《兒部》 ·兀

        高而上平也。從一在人上。讀若敻。茂陵有兀桑里。五忽切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高而上平也。從一在兒上。兒各本作人今正。一在兒上。高而平之意也。凡從兀聲之字多取孤高之意。讀若敻。敻今韻在四十四諍。古音在元寒部。今韻十月者、元之入也。兀音同月。是以跀亦作。其平聲讀如涓。在十四部。今音五忽切。茂陵有兀桑里。地理志右扶風有茂陵縣。郡國志同。許多言鄉言亭。此言里者、葢周秦舊名。

        來源:語文詩詞網

         

        涼山州網公眾號

        你可能感興趣的有

        涼山州土蜂蜜

        關于我們 | 網站申明 | 廣告合作 | 文明上網 | 投訴建議 | 涼山新聞 |服務條款

        網站聲明:本站中包含的內容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進行刪除,謝謝

        Copyright ©2008-2025 m.800yao.com 涼山州網 工信部備案:蜀ICP備18013883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四川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法律顧問:張松

        川公網安備 513425020000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