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心動魄8小時,3位資深專家協力攻破左臉“炸彈”!
作者:徐子航
2021年2月24日,在成都仁品耳鼻喉專科醫院發生了這樣的一幕:上午十點半,71歲高齡的武爺爺在女兒武潔(化名)的注視下被推進手術室,之后大門緊鎖 。從天亮等待到天黑,手術室的門一直未曾打開,武潔焦灼的摩擦著雙手在門外走來走去……
一波三折,求醫之路漫漫
“七個月前,我爸爸就在綿陽做過一次手術”。
2020年中,武爺爺的女兒武潔發現父親總是頻繁的摳自己的左耳,有幾次還摳出了血。
武潔察覺出不對勁,武爺爺在女兒的幾番追問下說出實情:月余前,武爺爺的耳朵里長出了會癢的肉疙瘩,但考慮到女兒已有不小的經濟壓力,武爺爺不愿去看病,便一直隱忍不言。
術前醫生查房
聽聞此言,武潔趕緊帶著父親去當地醫院檢查,當地醫院診斷為:“左側外耳道鱗狀細胞癌”,并轉至綿陽某醫院行“左外耳道皮膚惡性腫瘤擴大切除術”。
一番折騰后,武潔帶著父親回了射洪老家,但術后武爺爺總感到“傷口疼”——左耳上的手術傷口一直未完全愈合,耳朵里還是癢的不行。
“我爸爸他一直不說,就是怕還要花錢,我一開始也以為只是傷口好的比較慢,這次是疼了二十多天,還流膿,點那個藥水(耳部滴液)都不管用了才告訴我。”
2020年1月底,武爺爺耳部疼痛加劇,武潔再次帶著父親去往當地醫院。當地的醫生看了后稱腫瘤復發,并給出了建議:“現在腫瘤侵犯范圍太廣,情況很危險,我們是沒法做這個手術的。成都有個專科醫院,你們去看一下嘛”。
“難,且是難上加難”
當地醫生說的“成都那個醫院”,便是成都仁品耳鼻喉專科醫院。
過完年武潔帶著父親來到仁品,她以為找到了希望,甚至想象父親的康復就在眼前。
但武爺爺在仁品做了檢查后,醫生拉著武潔和她丈夫走出病房,告訴他們武爺爺的情況并不樂觀,需要手術治療,且手術風險很高,家屬要做好心理準備。
CT顯示:左側聽小骨顯示欠清,左側中耳及外耳道內見軟組織密度灶充填;左顳下頜窩后壁見低密度骨質吸收破壞征象。左耳部周圍軟組織腫脹明顯。請結合臨床進一步檢查除外腫瘤復發可能。
顳骨和顱腦MRI檢查顯示:左側外耳道鱗癌術后改變,左側外耳道團塊狀富血供腫瘤性病變,累及左側中耳乳突,請結合臨床;左側顳下頜窩軟組織腫脹。
根據各項檢測,由朱力教授帶隊的仁品專家團隊初步診斷其為:左側顳骨惡性腫瘤;左外耳道皮膚惡性腫瘤擴大切除術后;右側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雙側混合性耳聾。手術專家團隊經多次討論后,擬行“左側顳骨次全切+左側腮腺切除+面神經解剖+左側淋巴結清掃+胸鎖乳突肌帶蒂肌皮瓣切取+皮瓣移植外耳道中耳乳突腔封閉”。
朱力教授說道:該患者腫瘤侵犯范圍很廣,如左側外耳道及部分耳廓根據CT、MRI可見病變向上已侵犯顱底腦膜,顱底骨質破壞;向前已侵犯腮腺及顳合關節;向下及周圍可捫及多個淋巴結腫大,懷疑頸部淋巴結轉移;向內破壞中耳乳突所有結構。為了盡力為患者徹底切除腫瘤以便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壽命,故制定此手術方案。此次手術難度很大,要求強有力的手術團隊,要非常熟練病變部位的解剖結構且具有豐富的手術經驗。
醫生和武潔夫婦溝通情況
2月25日晚,武爺爺的管床醫生通知武潔前往科室簽訂手術同意書,管床醫生將手術的風險和可能出現的情況一一告知武潔,武潔拿著簽字筆的手顫抖起來。
“簽字的那一刻,我猶豫了”。術后第五天,武潔對仁品君說了這樣一句話。
柳暗花明又一村
經過漫長的等待,2月24日晚19點42分,手術室的門終于緩緩推開,武潔聽到那句:“手術很成功”后,如釋重負的長舒一口氣;而三位主刀醫生也回到休息室內,開始吃已經微涼的盒飯。
術中圖
“手術很成功”五個字,足以代替千言萬語。
由于武爺爺年事已高,即便手術成功也不能掉以輕心,術后的恢復同樣重要。朱力教授在武爺爺術后第一天查房時,特意叮囑其管床醫生陶洪波:“每天至少查房兩次,時刻關注病人的恢復情況,特別是胸鎖乳突肌帶蒂肌皮瓣的恢復情況、是否有腦膜感染的情況等等。保持警惕之心,有任何問題隨時打我的電話……”。
術后首次查房
好在武爺爺恢復情況良好。據武潔講,術后第三天夜里,武爺爺看武潔睡著了,自行下床上了洗手間,未有不適。
術后第2天,觀察皮瓣顏色不太理想,醫護團隊緊急處理后,皮瓣轉危為安。
術后第7天,逐步拆線
管床醫生陶洪波告訴武潔:“病人的恢復情況超出了我們原本的期待,第七天我們就開始逐步拆線了,算恢復的很好!目前一切指征正常,不必過分擔憂。順利的話,再觀察一段時間便可出院。”
聽到醫生的話,武潔內心百感交集:“朱院長、陶醫生天天都來看我們,湯燕醫生、史莉護士長等醫護人員每天都來問我們的情況,我爸爸恢復的這么快這么好,都要感謝你們!我現在就希望不要再復發了,等爸爸痊愈后該打牌就打牌、該娛樂就娛樂,過個安穩的老年生活!”
朱力教授提醒:顳骨惡性腫瘤
顳骨惡性腫瘤是一類罕見的原發于顳骨部及顳骨處轉移癌的惡性腫瘤總稱,發生率為1-6/100000,僅約為頭頸腫瘤的0.2%。顳骨惡性腫瘤多起源于外、中耳,因此亦被稱為外耳道癌及中耳癌。患者平均年齡為55歲。
手術是首選治療方式。由于顳骨及其周圍結構復雜,比鄰大血管及神經組織,顳骨惡性腫瘤向周圍的侵襲往往累及周圍重要的血管神經及組織器官,導致手術難度極大。手術以整塊切除并盡可能取得安全切緣為原則,此類患者術后需要給與適當的輔助放化療以便減少術后復發或轉移。
在生活中,我們應重視耳部健康,正確用耳;當耳部出現不舒服、發癢、疼痛等情況時,不可久拖,需及時就醫。
來源:本文轉載于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陳述內容和觀點,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