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滋補上品”的東阿阿膠,在這些醫學典籍中留下蹤跡
一方水土一方風物,杭州西湖出龍井,山東東阿出阿膠。地域性決定了原產品的道地和不可復制。東阿阿膠擁有 “一水,兩寶,三千年”之稱。“一水”指的是東阿獨特的適合煉制阿膠的地下水資源,“兩寶”是指東阿阿膠擁有國家保密工藝和國家保密配方,而“三千年“”指的便是阿膠出東阿已經有近三千年的歷史。那么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關于東阿阿膠有哪些醫學典籍做過記載呢?
阿膠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距今已有近3000年歷史。《神農本草經》成書于先秦時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稱阿膠:“味甘,平,無毒。主心腹內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胎動不安。久服,輕身益氣,養性延年。”
南北朝時期,陶弘景《名醫別錄》曰:阿膠“出東阿,故曰阿膠。” 名家之言,道出了東阿阿膠的奧秘。東阿之水乃阿膠之魂;阿膠用料考究,必須用純驢皮煉制;東阿阿膠的生產工藝則是師法造化之爐。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阿膠,《本經》上品,味甘,性平,無毒。”“和血滋陰,除風潤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調大腸,圣藥也”“阿膠育神,人參益氣也”。至此,阿膠的功效得到了全面的概括與總結。
來源:本文轉載于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陳述內容和觀點,不作為投資購買依據,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