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央視中秋晚會落戶西昌,正中苦蕎月餅邀您“邛海升明月”
歷時半個月,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于9月4日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完成全部錄制工作。晚會總時長120分鐘,將于9月21日中秋當晚與全球觀眾見面。這是西昌自2017年承辦央視春晚四川分會場以來,首次成為央視中秋晚會的主會場,其意義深遠,備受期待。
清風雅雨建昌月,西昌素有”月城“之美譽。這里不僅是賞月圣地,還是中國人實現登月夢想和科技探月的起航點,我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嫦娥一號”在西昌起飛。西昌作為西部少數民族代表城市和中國衛星發射基地,將通過央視鏡頭向全世界展示涼山、西昌的城市建設、民族風情、科技成果和團結友愛的精神,讓世界看到西昌,看到邛海邊升起的希望之月。
同赴洱海升明月,友聚天涯共此時!今年的中秋晚會將融思念團圓和家國情懷于一體,結合西昌當地濃郁的民族特色,展現其獨特的中秋傳統文化。苦蕎月餅,便是這座城市獨有的符號。
央視的鏡頭不僅向世界展示了西昌的城市之美,也將專屬于西昌的苦蕎月餅通過各位明星大咖,傳遞給眾多美食愛好者。
苦蕎月餅采用大涼山高海拔苦蕎制作而成。正是由于西昌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氣候條件,使得對環境要求極為苛刻的苦蕎在這里扎根生長。”世界苦蕎在中國,中國苦蕎在涼山”,據統計,全世界苦蕎麥有15個種、2個變種,涼山州就有10個種、2個變種。
苦蕎是極為少見的藥食同源的食材,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十八種氨基酸,對高血壓、高血脂,以及心腦血管病都有輔助治療作用。
西昌人絲毫沒有辜負大自然的饋贈,他們用勤勞和智慧走出了一條集種植、生產、研發、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鏈,把小苦蕎做成了大產業。
1995年至2005年,是涼山苦蕎產業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人們對苦蕎麥的研究不斷深入,關于苦蕎麥豐富的營養和明顯的保健功能也漸漸被大眾所熟知,苦蕎麥逐漸受到了人們的認可,苦蕎產品也開始受到人們的青睞。
2004年,大涼山的苦蕎龍頭企業,西昌正中食品公司率先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個苦蕎產品——苦蕎沙琪瑪,而后苦蕎茶、苦蕎米面、各類苦蕎糕點等苦蕎食品相繼面世。發展至今,公司先后榮獲“國家主食加工示范企業”、“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四川省優秀民營企業”等稱號,公司創始人鄧正中先生也榮獲“國家蕎麥燕麥終身成就獎”。
西昌正中食品公司的苦蕎月餅,早已成為西昌人專屬的中秋味道。
在今年央視中秋晚會錄制現場,苦蕎月餅深受演員和主持人們的喜愛。張含韻在央視直播間,對苦蕎云腿月餅贊不絕口;主持人小尼在一旁吃了一口又一口根本停不下來;就連對云腿月餅“無感”的周深,在品嘗過苦蕎月餅后表示,吃起來一點不膩 ,云腿的味道很足,還想要給父母帶點兒回去。
正中苦蕎月餅口感酥潤軟綿、咸甜鮮香,早已是西昌人心中的“老招牌”。每一年,西昌正中食品都會不斷更新產品,豐富口味。例如今年就推出黛綠云腿、黛綠桑葚等新口味,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
西昌正中食品參照歐盟食品、藥品生產企業標準設計建造現代化無塵、全自動殺菌系統的生產車間,達到安全、衛生生產的高標準。古法制作,使每一塊餅的味道始終如一。正中出品的每一款月餅都經過時間的沉淀和考驗,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每一塊月餅都包含了對產品苛求完美的匠心。
月亮寄托相思,月餅承載文化。西昌正中食品用原汁原味的西昌味道,傳遞大涼山獨特的飲食文化。西昌曾是紅軍長征“彝海結盟”的革命圣地,如今的大涼山也是全面脫貧攻堅、實現小康的主戰場。在建黨百年之際,今年中秋晚會落戶西昌,有著不一樣的歷史意義。天涯相逢,花好月圓!期待通過這場晚會為外界展示不一樣的西昌,以及承載大涼山中秋傳統的苦蕎月餅文化。
來源:本文轉載于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陳述內容和觀點,不作為投資購買依據,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