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群眾路線 持續作風建設 升華“木里經驗”
木里縣委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藏區工作系列部署要求,著力發展創穩、主動維穩、強基促穩、創新抓穩,形成了“上下共抓促發展、人心思齊保穩定”的良好氛圍,呈現出了和諧穩定發展的可喜局面。“木里經驗”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新華社《國內動態詳情》進行了刊載,中央轉發我省三州學習借鑒。《民族地區如何長治久安——木里的經驗和啟示》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的充分肯定,作出了“‘木里經驗’很好,請轉中央新疆辦、西藏辦認真學習”的重要批示。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木里縣委將這一寶貴經驗在實踐中不斷鞏固提升,為木里縣長治久安和跨越式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增強理想信念 強化宗旨意識對照檢查材料把關嚴格。針對重視不夠、篇幅短、質量差等問題,縣活動辦先后下發《召開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有關事項的通知》等多份指導文件,就規范對照檢查材料的撰寫提出具體要求。縣委各督導組、縣委活動辦嚴格審核把關對照材料內容和標準。要求各單位、鄉鎮結合專題民主生活會相互批評意見和縣委、縣政府及走基層“3+1”臺賬認識到的問題,不斷修改完善班子和個人對照材料。
談心談話體現“四必談”。各單位認真做好交心談心準備,安排了充足的時間,按照“四必談”要求,全縣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與其他班子成員之間,班子成員相互之間,班子成員與聯系股(室)主要負責同志之間,督導組與班子成員之間,共開展談心談話200余場,談心交心達600余人次,達到了消除隔閡、形成共識,促進團結的目的。
民主生活會會風嚴肅。各單位、鄉鎮都將此次專題民主生活會作為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精心準備、會風嚴肅。在開展自我批評時,直面問題、不講成績,突出問題件件有回應、自我剖析人人有深度、整改措施條條有針對;在開展相互批評時,圍繞“四風”等問題,開門見山、一針見血,真正做到了“見人見事見思想”,會議內容實、成效好、質量高,達到了“紅臉出汗、排毒療傷、團結共進”的目標。
提高黨內生活 強化原則意識在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集體議的基礎上,該縣各單位、鄉鎮廣泛征求“四風”方面意見建議,從嚴從實查擺剖析問題,認真撰寫對照檢查材料。各級領導班子普遍開展兩輪以上的黨內談心,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上開門見山,自我批評揭短亮丑,相互批評一針見血。
縣級領導參與指導了全縣121個部門和鄉鎮的專題民主生活會,縣紀委、縣委組織部派員參會242人次,黨外人士、兩代表一委員等256人列席會議。全縣6套班子,63個部門(系統)和29個鄉鎮共計600余名黨員領導干部參加了專題民主生活會,自我剖析問題7000余條,會上班子成員間相互批評意見達2000余條。
全縣共計7000余名黨員參加了專題組織生活會,自我剖析問題10000余條,互相批評意見達4000余條,督導組參加專題組織生活會近200場次。
推動作風建設 扎牢制度“籠子”
全縣先后召開專題整改會議3次,縣級機關和各鄉鎮召開專題整改會議2次,初步提出了整改措施1793項。縣級領導班子共提出制度建設計劃72項,其中縣委常委班子提出制度建設計劃22項,清理制度規范性文件76件,廢止4件,繼續有效14件,修改8件;縣級部門和鄉鎮提出制度建設計劃1200余項,從制度上規范了權利運行和從政行為,為根除作風之弊、行為之垢提供了治本之策,提升了作風建設制度化、科學化水平,黨員干部按規矩辦事用權的意識明顯增強。
該縣把教育實踐活動融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之中,建立“1+3”黨建工作格局,健全“克比納勛”支部31個,建成邊界區域聯合黨工委32個、聯合黨支部26個,初步完成12個后進村黨組織的轉化升級;將18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列入今年重點建設項目,切實發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陣地作用;給予每村5萬元的農村公共服務項目維護經費,并將村級活動經費由每年5000元提升到20000元,力爭2015年達到30000元,著力提升基層基礎保障和黨建科學化水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或網絡某些媒體,具體內容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m.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