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15年涼山州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涼山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15年涼山州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涼府辦發〔2015〕5號各縣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2015年涼山州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已經州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涼山州人民政府辦公室2015年5月11日2015年涼山州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5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國辦發〔2015〕22號)、《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政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15〕34號)、《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5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川辦發〔2015〕40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州實際,制定2015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
一、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一)推進行政權力清單公開。一是建立健全行政權力清單,依法全面清理確認行政權力事項,明確名稱、編碼、類型、依據、行使主體、流程圖和監督方式等,及時在政府網站和電子政務大廳同步向社會公布。二是進一步做好行政權力運行過程和結果公開。除涉密事項外所有列入行政職權目錄的行政權力事項,必須在行權平臺依法規范公開運行。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細化明確并對外公布相關裁量標準。堅持行政審批透明辦理、陽光審批,除涉密信息外所有審批項目的受理、進展、結果等信息都應當公開,行政審批決定應當在作出決定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公開。三是進一步做好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行政執法機關適用一般程序作出的行政處罰,應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通過政府網站公開案件信息。(責任單位:州委編辦、州政府法制辦、州政府信息公開辦、州政務服務中心、其他州級有關部門)(二)推進財政資金信息公開。一是全面公開預決算信息。州、縣市均應公開政府預決算,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均應公開本部門(含所屬使用財政資金的下屬單位)預決算,所有財政資金安排的“三公”經費都要公開。政府和部門預決算支出應全部細化公開到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三公”經費決算公開應細化說明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及人數,公務用車購置數及保有量,國內公務接待的批次、人數,以及“三公”經費增減變化原因等信息。二是建立政府債務信息公開制度,依法定期向社會公開政府債務,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三是深化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信息公開,發布審計處理結果的同時,相關單位應及時、全面、準確公開整改情況,進一步提升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情況的透明度。(責任單位:州財政局、州審計局)(三)推進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公開。一是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別是棚戶區改造建設項目信息、保障性住房分配信息公開工作。定期公開住房公積金管理運行情況,及時公開推進工程質量治理行動的進展情況。二是做好土地供應計劃、出讓公告、成交公示和供應結果公開工作,重點公開棚戶區改造用地年度供應計劃、供地時序、宗地規劃條件和土地使用要求。推進征地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及時公開征地政策和征地信息。三是及時向社會公布房屋征收補償有關法規政策,在征收范圍內公布房屋征收決定、補償方案、補助獎勵政策和標準,在征收范圍內向被征收人公布征收房屋的調查結果、初步評估結果、分戶補償情況。四是全面推行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目錄管理。州、縣市分別編制公布《公共資源交易目錄》,所有列入《公共資源交易目錄》的公共資源交易事項必須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集中交易。進一步做好政府采購信息公開。五是推進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公開。重點圍繞鐵路、城市基礎設施、節能環保、農林水、土地整治等涉及公共利益和民生領域的政府投資項目,推進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等信息公開,做好項目基本信息、招投標、征地征收、重大設計變更、施工管理、合同履行、質量安全檢查、資金管理、驗收等項目實施信息的公開工作。六是進一步做好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信息公開,落實社會公眾和企業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責任單位:州規建局、州國土局、州政務服務中心、州財政局、州發改委、州國資委)(四)推進公共服務信息公開。一是進一步做好招生信息公開。全面落實中小學招生政策、招生資格、招生章程、招生計劃、考生資格、錄取程序、錄取結果、咨詢及申訴渠道、重大違規事件及處理結果和錄取新生復查結果信息“十公開”。二是進一步做好科技項目信息公開,及時向社會公開科技項目立項信息、驗收結果和資金安排情況以及項目實施過程信息。三是進一步做好公立醫院院務公開,全面實行醫療費用清單制度,及時向社會公開醫療服務項目編碼、項目名稱、項目內涵、計價單位、收費價格和說明,以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具體提供機構和服務標準。四是進一步做好就業信息公開。及時公開各項就業創業優惠政策的實施范圍、各項補貼政策的申領條件和程序、各項補貼的管理和審批情況。做好公務員考錄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信息公開。五是進一步做好社會保險信息公開,定期向社會公開各項社會保險參保情況、待遇支付情況和水平,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結余和收益情況等信息。及時發布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以及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診療項目范圍、輔助器具目錄等信息。六是推進社會救助信息公開,重點推進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信息公開。實行救助實施過程公開,加大救助對象人數、救助標準、補助水平和資金支出等信息的公開力度。七是推進社會組織、中介機構信息公開。加大社會組織成立、變更、注銷、評估、年檢結果、查處結果等信息公開力度。制定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信息公開管理辦法,推動服務、收費等事項公開。推動慈善組織向社會公開經審計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以及開展募捐、接受捐贈、捐贈款物使用、慈善項目實施,資產保值增值等信息。(責任單位:州教育局、州科知局、州衛計委、州人社局、州民政局)(五)推進公共監管信息公開。一是進一步做好環境信息公開。環境部門應定期公開環境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排放等各類環境監測信息。每年初公布本行政區域內重點監管對象名錄,公開環境監管執法檢查的依據、內容、標準、程序;每季度公開本級上季度重點企業排污費征收情況和環境應急情況;每月公布本級行政處罰情況。依法公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受理的環評文件及批復一律在政府網站全文公開。二是進一步做好安全生產信息公開。及時準確發布風險預警、重大隱患防范措施信息,及時向社會公布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應急處置、救援情況以及事故調查處理報告。三是做好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公開。重點公開食品藥品質量抽檢檢驗結果、風險監測、風險警示信息,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應對處置信息,及時公開食品、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許可證發放、監督檢查和違法行為查處方面的食品藥品安全信用信息。四是推進國有企業信息公開。做好國有企業主要財務指標、整體運行情況、業績考核結果等信息公開工作,加大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改革重組、負責人職務變動及招聘等信息公開力度。研究制定國有企業財務信息公開指導意見,明確公開范圍、內容、程序、工作要求等,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公開財務信息。推動建立地方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公開制度。五是進一步做好企業信用信息公開。工商部門應建立完善企業信用信息發布系統,及時向社會發布企業信用信息。六是加大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信息公開,依托政府網站,依法及時公開侵權假冒行政處罰案件結果信息。(責任單位:州環保局、州安監局、州食藥監局、州國資委、州工商局、州商務局)二、加大主動公開力度(一)推進目錄管理系統的使用。按照省政府“統一平臺、統一工作流程、統一分類體系、統一核心元數據、統一展現形式、統一填報格式、統一數據庫和統一監管”八統一原則,推進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管理系統的部署使用,通過其他渠道公開的信息必須同步進行填報公開。縣市政府辦要將信息公開責任部門和鄉鎮全部納入填報范圍,并建立完善填報公開工作的績效考核機制;要落實專業人員負責系統維護和信息管理,保障系統前臺的正常運行。
(二)加大公開力度拓展公開范圍。各級各部門要對照工作職責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調整細化公開目錄,并嚴格按照目錄填報公開信息,公開內容要完整、全面,不能夠僅填報公開工作動態信息。要落實信息公開的源頭認定機制,文件簡報必須明確標注公開屬性,確定為“依申請公開”和“不予公開”的信息,應有充分的依據和理由。各縣市每季度填報信息不少于200條,州級部門不少于15條,填報信息要及時準確,要避免集中填報。
(三)加大政策解讀回應力度。堅持“誰起草、誰解讀、誰負責”原則,各部門在報送擬制發重要政策文件的請示時,要一并報送解讀方案,解讀方案一般包括解讀提綱、解讀形式、解讀途徑、解讀時間等。解讀方案一經審定,各部門要抓緊組織撰寫解讀材料,文件和解讀材料原則上應同步在政府網站等媒體發布。要提高政策解讀的針對性、科學性、權威性和有效性,運用圖片、圖表、圖解、視頻等可視化方式,提高解讀效果。同時,要健全政務輿情收集、研判和回應機制,對涉及本地區、本部門的重要政務輿情、重大突發事件、應急事件等熱點問題,要按法定程序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引導社會輿論,回應關切,增進理解、擴大共識。
(四)發揮各類信息公開平臺和渠道作用。統籌運用新聞發布會、政府網站、政府公報、政務微博微信發布信息,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新聞網站、商業網站和政務服務中心的作用,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擴大政務信息傳播的覆蓋面,增強政務公開的輿論引導力。加強不同平臺和渠道發布信息的銜接協調,確保公開內容準確、一致。
三、進一步強化監督保障(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縣市、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新形勢下推進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意義,要把這項工作作為推進依法行政、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維護群眾根本利益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單位日常工作進行安排,落實人員和責任、保障工作經費,建立完善工作的長效機制。
(二)落實責任分工。各縣市政府辦要認真履行統籌推進本行政區域政府信息公開以及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職責。各重點領域牽頭單位要按照各級政府辦的統一安排,結合行業系統要求,認真做好各自牽頭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州級牽頭部門不僅要認真做好州本級的工作,還要指導、安排、監督縣市對口部門認真履行工作職責。
(三)完善工作制度。各縣市、各部門要結合各自實際,建立完善符合本地、本部門的工作制度。要認真做好“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編制發布以及“信息公開統計報表”的編制上報。要對本機關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進行復查,內容缺失或更新不及時的,要及時調整完善。要建立完善公開保密審查制度,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要依法依規做好保密審查。要進一步規范依申請公開受理辦理機制,建立完善申請接收、登記、辦理、審核、答復、歸檔等環節的制度規范。
(四)加強監督檢查。要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依法行政、政府部門績效評價等指標體系,加大考核力度,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落到實處。各級信息公開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推進情況的督促檢查,對不履行職責,弄虛作假、搞形式主義、損害群眾合法權益的,要依法依紀嚴肅追究責任。
(五)加強培訓教育。州、縣市人事主管部門要把政府信息公開列入公務員培訓科目,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提升各級各部門信息公開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各縣市、各牽頭部門要制定本工作要點分解細化方案,明確分工,加強督導,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并于2015年7月15日前向州政府辦公室報送相關工作進展情況,2015年12月1日前向州政府辦公室報送年度要點工作落實情況。各縣市政府網站要開設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專欄或專題,并將專欄地址報送州政府信息公開辦。州政府辦公室將適時對本工作要點落實情況進行督查。(聯系方式:州政府辦公大樓311室,電話3235629)。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