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會理古城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12月22日,會理古城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新聞發布會在會理縣城召開,新聞發布會由涼山州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會理縣人民政府舉辦。今年12月,四川省旅游標準評定委員會發出通知,會理古城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至此,會理古城成為涼山州第5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同時也是全涼山州首次憑借古城創建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據悉,2014年6月,會理縣全面啟動了創建工作,經過近兩年努力,基本完成了創建的各項準備工作。
經過這次創建,會理古城旅游景區實現了景觀特色化、設施標準化、管理現代化、服務人性化”,軟硬件都得到了顯著提升。隨著創建工作的持續推進,會理古城聲名鵲起,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實現快速增長。2014年,會理古城共接待國內外游客80萬人次,其中:入境游客6.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3億元。今年1到9月,古城接待國內外游客7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5億元。國慶期間,會理古城接待游客突破10萬人次大關,古城內到處是外地游客拍照、游玩的身影,極大的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
據了解,近年來,會理縣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一手抓科學發展新跨越,一手抓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走產業發展的道路,形成了銅鎳、鉛鋅、釩鈦鐵、電煤、特色農產品加工、生物質產業、黃(烤煙)、紅(石榴)、黑(豬羊)、綠(生態)加現代流通服務業和文化旅游產業的“10+2”產業構架,呈現協調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會理縣資源富集,物產豐富,有“中國石榴之鄉”、“天府云煙之鄉”、“礦產博物館”的美譽。近年來,會理經濟取得長足發展,連續九年被評為全省少數民族類區先進縣,連續六年進入西部百強縣行列,成為全省少數民族地區中經濟發展較快的縣之一。
會理古城始建于元代,至今仍基本保留古城舊有的布局風貌,面積近25萬平方米,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風貌完整的明代衛城格局、保存完好的文物古建筑群落、眾多的傳統民居院落、豐富的民俗資源和光耀千秋的紅色文化,于1992年成為四川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011年11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行人漫步會理古城,目光所及,古樸的民居、幽靜的街巷、肅穆的廟宇、莊嚴的鼓樓、雅致的亭臺、溫馨的會館、祥和的林園,無不顯示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專家們斷言,會理古城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至今保存得最為完整的一座古城,在全國兩千多個縣份中獨具特色。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涼山彝族自治州新聞媒體平臺(m.800yao.com)